共享經濟的熱潮讓諸多產業(yè)都開始蹭“共享”的熱點,比如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洗衣機等,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當屬共享單車,不過,共享單車的故事也快結束了,業(yè)內一直在盛傳ofo和摩拜將合并。
看到共享單車的火熱后,共享汽車相關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亦紛紛出現,據PC6下載站的數據顯示,共享汽車app的數量多達75款,比如TOGO租車、mocar共享汽車、CAR2SHARE、聯程共享、EVCARD、gofun出行、寶駕出行等。
這里面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原租車平臺推出的共享汽車App;
一類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自己弄一批汽車做租賃的;
一類是汽車廠商自己推出的共享汽車平臺,目前來看,由原租車平臺升級為共享汽車的居多。
App Store的信息顯示,大部分共享汽車App均上線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年初,嗨車(原一嗨租車)、START(原愛車匯)、寶駕出行等版本號比較高的,也是將原租車業(yè)務升級后才變成共享汽車的。
從共享汽車App的上線時間來看,顯然有不少企業(yè)是來蹭共享風口的,盡管“風口論”已經被各種唾棄,但有共享單車在前面“帶路”,指不定就能像共享單車一樣獲得巨頭青睞,獲得資本方的認可,上億美金投資,哪能不讓人眼紅呢?然而,共享的風口真有那么容易“蹭”嗎?
共享汽車江湖的大亂戰(zhàn)
跟共享單車相比,共享汽車的單個產品成本高多了,共享單車成本最高的時候也才幾百元,而汽車的成本,少則幾萬元,像寶馬這種成本更是高達幾十萬元,這意味著光是投放幾百輛汽車,就得幾千萬甚至上億,而這對于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成本太高。
所以,現階段的情況是,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不同企業(yè)的共享汽車。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有30余家共享汽車企業(yè)在廣州共投放了超過4200輛共享汽車。從2015年到2017年3月,北京已有超過200家企業(yè)入局“共享汽車”。除少數資本夯實的共享汽車企業(yè)外,大部分都是只在某個地城市投放一定數量的共享汽車,而不是像摩拜、ofo一樣,只需要一個APP,就能夠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使用,用戶下載一個共享汽車的App,最多只能在少數城市使用,換個城市,基本上行不通。
短期來看,共享汽車的這種大亂戰(zhàn)情況并不會結束,而且還會隨著相關企業(yè)的增多而增加,原來租車行的、汽車廠商、創(chuàng)業(yè)公司,均有可能瞄上這塊“契機”,共享汽車很有可能重現當年“千團大戰(zhàn)”的繁榮,因為誰也不服誰,在資本還未大規(guī)模進入之際,誰也無法做到一家獨大。
友商之間的競爭只是共享汽車江湖大亂戰(zhàn)的一部分,其還包括管理層面。共享汽車真正發(fā)展的時間不足一年,這意味著市場會有諸多規(guī)則不透明,也有諸多痛點還未解決,比如取車、停車、還車問題,押金退還問題,汽車遭毀壞問題,用戶駕照識別問題,車輛安全問題,違章扣分問題等,這些都是當前共享汽車遇到的大難點。對于用戶來說,共享汽車的這些痛點,是非常非常傷害用戶體驗的,相比較共享汽車帶來的便利而言,這些痛點容易讓人望而卻步。
從出行角度來考慮,用戶使用共享汽車無非是方便快捷,如果使用共享汽車所享受到的是“不方便”,那么即使便宜,也是浪費用戶的時間和精力,遠遠不如使用其他出行方式方便。
還有一個問題是,共享汽車的出現,是否會跟現有出行方式的受益者沖突,比如出租車行業(yè),當出租車司機感受到共享汽車影響其“生意”之后,是否會對共享汽車進行惡意損害呢?畢竟,共享單車已經有了前車之鑒,如今,共享汽車很有可能步共享單車的后塵。一旦共享汽車與這些傳統(tǒng)出行行業(yè)的受益者之間產生沖突的時候,很明顯,又是一番“龍爭虎斗”。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了解,目前有的共享汽車并不限制用戶停在固定還車點,這意味著用戶將共享汽車使用后可能會停放在非停車位上,要知道汽車所侵占的公共空間,比自行車的公共空間大多了,若用戶停放在小區(qū)內,基本上小區(qū)內的停車位都是私人停車位,而如果停在大馬路上,哪跟容易給別人的出行造成不便,共享汽車的取車、還車是個大難題。
另外,共享汽車企業(yè)投放量如果過多的話,也會對城市造成擁堵,這一點,也是共享汽車需要考慮的。
總體來看,整個共享汽車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各家都在逐漸擴大投放車輛數,也在擴大經營范圍,一些痛點也在逐步完善,但這個大亂戰(zhàn)的現象何時會變好,想必會有許多用戶會關心。
共享的風口難“蹭”
共享汽車并不是個新概念,因為原來的租車行很快就將自己的App升級,變成了高大上的共享汽車平臺,為何要升級呢?還不是想蹭“風口”么,但共享的風口要“蹭”很難啊。
首先,資本市場對各類共享模式已經不太“激動”了。共享單車方面,如今能夠出現變局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就算摩拜、ofo合并,受益的也只是雙方的投資方,其他投資團隊也不可能從中獲益。共享充電寶方面,已經出現了有創(chuàng)業(yè)公司倒閉的現象,最近,共享充電寶公司樂電LeDian宣布停止運營,并通知用戶及時提現。面對創(chuàng)業(yè)者“一窩蜂”似的涌向共享領域,資本方現在已經不“激動”了,一方面,共享不再新奇,另一方面,共享行業(yè)也需洗牌,絕對不是現在這種混亂局面,資本方也會選擇觀望的。
而沒有了資本方的注入,光靠創(chuàng)業(yè)者自己,是很難將規(guī)模做大的,很多共享汽車平臺本來就是想走to VC模式,現在資本方不call,那項目不是白做了嗎?所以,共享汽車行不行,還是得看資本方是否中意,至于所謂的前期投放,都是“實驗”。
從整個趨勢來看,共享模式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資本方也不是“傻子”。
其次,共享汽車要想持續(xù)投入,成本太高。摩拜、ofo、小藍單車、Hellobike共享單車企業(yè)能夠快速向周邊城市復制、擴張,是因為單個自行車的成本并不算高,而且規(guī)模越大,單個自行車的成本反而會降低,可共享汽車平臺的單輛汽車成本委實要高的多,城市跟城市的情況又不一樣,這就導致共享汽車很難實現大規(guī)??焖贁U張、復制,而且又要培養(yǎng)用戶的使用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各種不同的管理問題。
共享的本質,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再度利用和優(yōu)化,而不是將新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上來進行運營,這屬于租賃范疇,這是屬于原來租車行業(yè)的活計,人家現在也華麗麗地升級為“共享汽車”了,購買新的產品投入,必然帶來大量的成本,自行車尚能接受,汽車的成本可不低。
共享單車平臺要想做大,唯有先穩(wěn)扎穩(wěn)打,而穩(wěn)扎穩(wěn)打就只能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慢慢征服,可時間,也是成本。
最后,何時迎來“春天”還未可知。一個行業(yè)要想發(fā)展壯大,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而目前共享汽車面臨的問題比較多,共享汽車企業(yè)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才有可能讓行業(yè)變規(guī)范,有可能正確前行,否則就是步步掣肘。
除此之外,類似于“千團大戰(zhàn)”的競爭態(tài)勢,也容易讓用戶陷入選擇恐懼癥,這既會增加企業(yè)的成本,也會增加用戶的選擇、試錯成本,唯有“大浪淘沙”之后,祛除掉一些投機取巧、能力不足的企業(yè),行業(yè)才會變好,才有可能獲得資本方的青睞,否則,資本方也容易“挑花了眼”。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