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自殺也干預自殺,自殺機器依舊難存于世

文 | 顏璇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你希望自己的生命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

對很多人來說,自然死亡是最好的結果。然而,也不乏一些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性命的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自殺”。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的自殺人數多達100萬。在過去的40余年中,全球自殺率上升了60%。預計到2020年左右,自殺率還會提升一倍。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些尊重安樂死的醫(yī)生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手段來協助病人自殺。近日,美國福布斯榜公布了2019十大倫理道德技術,其中之一,便是一款名為Sarco的自殺機器。該款機器外形上像一個太空艙,底座里放有一罐氮氣。當選擇死亡的人躺入膠囊倉關閉蓋子后,按下一個按鈕,氮氣就會迅速充滿膠囊倉,人在眩暈后就會失去意識,死亡過程沒有痛苦。

機器,成為一種新的死亡方式

Sarco并不是第一個死亡機器。

Sarco的前身便是一款名為COGen安樂死機器,這款機器包含一罐能夠產生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物,人可以通過連接的呼吸罩吸入二氧化碳死亡。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澳洲一名企圖自殺的老人就利用從網上下載的設計圖,制造了一個遠程遙控配槍機器人,在這個簡陋機器人的幫助下,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說這還只是一個簡陋的個人自殺機器,美國則在1989年,出現了公共自殺機器。

當時,美國一位名叫克夫基安的醫(yī)生利用金屬材料、輸液系統和監(jiān)視儀器,制作了一款名為Thanatron(希臘神話中死神的名字)的自殺機器,并在報紙上刊登該產品的廣告。同時,克夫基安海與許多家旅館、殯儀館接洽,希望該場所能安裝他的自殺機器,然而,當時并沒有人愿意接納這樣的風險。

到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的誕生,機器協助死亡已經是一種新的死亡方式。為什么?會有人選擇用機器結束自己的生命?

美國阿克倫大學的社會學教授瓦萊麗?卡拉南1997-2006年間俄亥俄州薩米特郡的621起自殺死亡案件做了分析,他發(fā)現,選擇自殺的男性會更傾向于使用槍械自殺,因為槍械是最致命、最快捷的自殺方式。

而使用自殺機器的意義也在于此。另外,女性可能更希望平靜地離開人世,不想容顏受損,而自殺機器采用的注射、無痛等技術手段,也能滿足自殺女性的“心愿”。最早使用科技手段協助自殺的,便是一位患有阿茲海默癥的女性。

自殺機器,協助自殺也干預自殺

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全球自殺率已經增長了60%左右。世界衛(wèi)生組織數據顯示,這一趨勢逐漸呈現年輕化。從50年前的30歲左右人數最多,到今天的16歲左右。其實,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一時的打擊陷入沮喪,才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在自殺時,這些年輕人往往有著矛盾的心理,對世界有強烈的依戀感,這也是直播自殺事件頻頻出現的原因。

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網與網絡直播自殺相關的新聞資訊超過1300篇,微博超過2000篇。沭陽縣女主播直播跳樓、菲妥妥微博直播全家自殺、男子失戀在網上直播喝農藥、95后小伙因賭債酒店內直播喝安眠藥、14歲少女微博直播服毒自殺等事件,其中的主人公既充斥著許多痛苦、焦慮、煩惱的情緒,又渴望被人關注,得到解救。

因此,很多選擇自殺的人并非真正地陷入絕望,如在此時能夠及時進行干預,就有極大的可能成功阻止自殺行為。日本學者長岡利貞指出,自殺過程一般經歷:產生自殺意念→下決心自殺→行為出現變化+思考自殺的方式→選擇自殺的地點與時間→采取自殺行為。自殺機器雖然可以協助自殺,但是,作為自殺者最后的遺留地點,這些機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預自殺。

Sarco的發(fā)明者Philip Nitschke,早在1995年就利用筆記本電腦協助人結束生命,他在筆記本中編寫了名為deliverance的安樂死程序,該程序會向使用者詢問問題,確認用戶的死亡意向。

而Sraco自殺機器的3D打印電路圖計劃在2019年出售,用戶能夠自行下載打印。為了加強自殺機器的合理性,Nitschke在Sarco中加入了人工智能技術,用以判斷患者是否擁有足夠的理性來結束自己生命。只有在線測試問答順利通過,用戶才能獲得機器的激活密碼。

另外,一些機器在使用前,還會通過VR的方式讓人們體驗死亡。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VR游戲能夠讓人們真實地體驗死亡或是靈魂出竅的感受,日本的開放式VR游戲VR Chat中就有人上傳了一個自制MOD,能讓用戶通過虛擬現實親身體驗一次被處刑的感覺。

王小波說過,“令人恐懼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帶走的人的體驗?!边@些VR體驗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探究死亡究竟是怎樣的感受,而是讓體驗者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對生命的思考和留戀。

AI+自殺機器,應該存在嗎?

盡管通過自殺機器能夠有效制止自殺行為,但是終究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制止自殺的功能也不能抵消其協助自殺的“原罪”。 對于這項技術,無論是醫(yī)學界還是法律界都存在很大爭議,所以它是否能被允許面世還是一個未知數。

1. 協助自殺是否合法

協助自殺,又分為醫(yī)助自殺和非醫(yī)助自殺。嚴格地講,協助自殺是一種矛盾的修辭。通俗點來說,自殺是“自我謀殺”,而既然是自我,怎么還能讓別人來協助呢?

所以,協助自殺能否完全合法化,成了法治社會面臨的最棘手的難題之一。在我國刑法中,“教唆、幫助他人自殺的,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在一些歐洲國家,也僅有醫(yī)助自殺是合法的,瑞士、荷蘭等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也成了“自殺游客”的目的地。但是,一些醫(yī)學代表和殘障人士都曾表示憂慮,醫(yī)生的判斷能否決定一個人是否值得繼續(xù)活下去。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干在他的《自殺論》中講過,人越是有自殺傾向,就越說明他離集體太遠。鼓勵自殺,無異于使社會的異化和疏離更加惡化。

2. 機器是高能還是無能

一直以來,人們都擔心與人類交談并理解人類心理的能力可能會使人工智能變得極其危險,霍金生前曾三番五次表態(tài),“人工智能可能會毀滅人類”。按照目前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勢頭,倘若日后擁有自我意識和情感的“超級人工智能”得以崛起,那么“代替人類行使權力”的戲碼便極有可能會上演,到時必然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方式和個人價值。

自殺機器有了自我意識,是否能合理合情地判斷一個人的死亡意愿就成了人們的疑問。況且,人工智能一向都是一個“黑匣子”,這個特性不會隨著技術的改變而改善,這也為日后協助自殺的責任認定帶來障礙。

當然了,目前的人工智能還沒有達到高能,甚至非常無能。但是,即便我們創(chuàng)造不出具有破壞意識的智能機器,但是,“致命武器+無能的人工智能很容易殺人?!本拖駴]有常識的小孩子,難以判斷地毯上一個燃著的煙頭究竟會帶來什么樣的危險。而當用戶可通過3D打印機打造屬于自己的“自殺機器”時(預計打印成本為1000歐元),搭載了沒有常識和智慧的人工智能,這款殺人機器便是十分危險的。

結論:

總的來說,不論自殺機器是想要協助安樂死,幫助病人擺脫痛苦,還是干預自殺,喚醒用戶的求生欲,我們還是不能將其與“人權”“權利死亡”混淆在一起??萍紱]有對錯,但是產品有屬性,危險就是危險,不會因為擁有其他的色彩,而讓危險變得正義。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1-11
協助自殺也干預自殺,自殺機器依舊難存于世
另外,一些機器在使用前,還會通過VR的方式讓人們體驗死亡。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