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公眾號 信海光微天下
今天,神州專車策劃的“黑專車”廣告刷遍朋友圈,引起眾多網(wǎng)友熱議,廣告中以“BeatU,我拍黑專車”為主題,暗指Uber黑專車。但伴著熱議的同時,神州專車的行為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反彈,傳出“刪掉神州專車,聲援Uber”的聲浪,原本是進攻者的神州專車,也成了被攻擊的對象。
毋庸置疑,神州專車確實是隱喻性地攻擊了Uber,但這種攻擊并非毫無立場的。作為Uber的競爭對手,神州專車采取了不同的、“更重”的運營模式,它的車輛完全自有,司機也都是專職的,它沒有踩到政策的灰色地帶,相比之下它應該也是較安全的,以已之長,攻人之短,雖然形式比較粗暴直接,卻也不比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圈里其他企業(yè)玩得更出格多少,現(xiàn)在不是流行“撕逼”嗎?為什么神州專車干起來就犯了眾怒呢?
這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時代背景,說簡單點,這就是一個沒有粉絲的企業(yè),在向一家有粉絲的企業(yè)發(fā)起挑戰(zhàn)。結果就是,神州的廣告雖然投入巨大,但卻形只影單,而Uber雖然不發(fā)一言,卻自有萬千助力。這種企業(yè)之間的差別,在社交媒體時代之前,無非是有美譽度與無美譽度之差,其實不構成話語權上的巨大懸殊,比如假設當年的秦池酒向茅臺發(fā)起輿論進攻,比拼的就是誰資金實力雄厚,誰投廣告多而已,但在社交媒體時代,那些擁有巨量粉絲--尤其是腦殘粉的企業(yè),幾乎就立于不敗之地,因為它們的每一個粉絲都是一個自媒體,都是一個傳聲筒。這次神州專車花巨資找了十幾位頗具影響力的名人做代言,但Uber沒花一分錢,卻有大量網(wǎng)友免費助拳,看到這一結局,那些還沒跟上時代的企業(yè)家該警醒了,粉絲就是護城河,忠實的用戶就是義勇軍。
在這場戰(zhàn)斗中,外來的和尚Uber又給中國企業(yè)上了一課。如神州專車廣告所揭示,Uber有各種值得詬病之處,但正式宣布進入還不到中國一年,卻在短短時間內贏得大批擁躉,它采取了什么辦法?粉絲當然是可以運營的,可以收買的,但真正攫取“死忠”的上策還是優(yōu)秀產品以及產品所傳達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如此強大,以至于用戶跟本不在乎什么監(jiān)管灰色地帶,他們相信Uber在做的就是對的。
那么既然對手如此強大,神州專車是不是就輸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這是在中國。如果在美國市場,你很難相信一家企業(yè)會敢于同蘋果“撕逼”,但中國市場不一樣,在這里撕逼是一種流行,美譽度雖然重要,但卻不比知曉度更重要,通過挑戰(zhàn)Uber,神州專車的知名度瞬間提高了好幾倍,就算得罪人又如何,更何況那些聲稱要卸載神州專車的Uber粉絲多半本來也不是它的用戶。
即使真的潛在用戶因為神州專車的粗暴而被激怒又如何,按照我在觀察過多輪抵制某國貨、某類貨運動后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改變這些人選擇的代價不會超過100塊錢專車券,事后,順勢多搞幾次燒錢活動就Ok了。
【噴土墻夜話之16】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