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進入移動時代之后,一直有個路線之爭或稱入口之爭,也就是說用戶到底該從何處進入移動互聯網,是APP,還是網頁瀏覽器?
目前看,因為微信、微博、手機百度這類超級APP的崛起,APP正因其粘性和實用性而越來越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瀏覽器陣營處于戰(zhàn)略防御階段,但卻也沒有完全失敗,這是因為APP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孤島問題。單獨的APP有可能發(fā)展成為超級入口,但不同的APP之間,卻彼此分隔,像不同維度的時空,用戶無法在APP之間互聯互通,這實際上與互聯網精神是相悖離的。
APP的孤島問題可分為兩層面理解,其一是社交層面,即用戶與用戶之間無法互聯,微信的用戶無法與微博上的好友關系鏈互聯;其二是在單個用戶信息層面,也就是說,同一個用戶,其在微博上的信息(或大數據)無法與其在微信上的信息相互融合。
假設沒有這些孤島,用戶將有與現在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比如我可以在微信的群里添加微博上的好友,分享淘寶上的商品;又比如,我出差前在上海從攜程上訂機票,到了北京以后,攜程的APP不但會根據我以往留在攜程上的消費痕跡給我推薦酒店信息,還能根據大眾點評的消費記錄推薦我可能喜歡的美食餐廳,根據美團的紀錄推薦我喜歡的類型電影......也就時說,在一個完美的移動互聯網世界里,一個用戶信息是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畫像的,而在APP孤島世界中,這種畫像卻是只鱗片爪的、碎片化的。
破除孤島難題,是未來移動互聯網實現用戶體驗大跨越的一個重要門檻,如果成功解決,移動互聯網也就跨入了“共產主義社會”,但客觀說難度非常大,因為市場經濟下,各個互聯網公司是彼此競爭的,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產品之間天然的藩籬,用戶、大數據這些東西,就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真金白銀,沒人愿意拿出去共享,除非未來整個互聯網都被一家公司統治,所有的APP都由一家研發(fā)。
目前看,在不同的公司產品之間共享用戶或者用戶關系鏈還不現實,因為這是互聯網企業(yè)的生命線,屬于你死我活的利害關系,所以當年360在引入QQ好友關系的時候,騰訊要跟它拼命,逼迫用戶二選一。但是,共享大數據卻并非不可能,這不是厲害關系而是利益關系,在很多公司,其大數據產品本來就是拿來賣的,只不過付出代價大小的問題。
那么有沒有可能,通過一個第三方組建一個類似聯盟的組織,使不同APP上的非敏感用戶信息得以互聯互通呢,也就是說所有加入聯盟的APP都根據一個協議共享自己的用戶信息,同時也都因為共享而得到一個用戶的更完整畫像,它們因此而有能力向用戶提供更智能的推薦和服務。就用戶畫像而言,類似BAT這樣的巨頭肯定是擁有的相對較完整,它們當然沒有什么動力去加入這樣的共享組織。但對于那些小的APP,它們每人都拿著一個“四十二章經”碎片,單獨看沒什么太大的作用,但組合起來,卻有可能找到寶藏,它們一定有這樣的動力。
據我所知,在中國市場上,有一支力量對組合這樣的拼圖蠢蠢欲動或者已經下手,那就是手機廠商陣營--嚴格說是安卓陣營,與APP相比,手機廠商相對中立,更少些利害關系,但所有的信息卻是在他們的手機上流通,更關鍵的是,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版本的安卓系統,他們可以通過底層的修改來實現用戶信息的融合,在不同的產品達成協議以后,所有的碎片匯合在他們這里形成完整的用戶畫像,他們再根據產品需求向外輸出畫像信息。事實上,他們輸出給產品的仍舊只是碎片,不過是正好和某一產品契合。比如他給攜程用戶的,可能只是旅途需要的相關其他信息,像前面提到的電影、美食等,卻不會把喜歡什么樣的姑娘、讀過什么大學之類也派送出去。
這似乎是一幅美好的圖景,但面臨的阻力也是巨大的,主要是倫理上、法律上、競爭上和用戶上的。關鍵是,互聯網究竟需不需要一個這樣收集用戶信息、交流用戶信息的平臺,這些信息被一家公司所掌握的話,如何防止其濫用甚至作惡?這都需要配合一個完善的機制。
從用戶而言,則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真的期待一個充斥著完全了解你的機器的智能世界,比如,你喜歡蹲馬桶的時候喝咖啡,在酒店上廁所的時,就有機器臂送上你喜歡味道的咖啡,你是感覺異常貼心,還是毛骨悚然,抑或很快就習以為常?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