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看實體書的就一定比手機看書有逼格?

泰國人拍了一組日本孩子在機場看書的照片,傳到社交網絡上,把中國人給震了,刷屏了,點贊了。

我其實剛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蠻奇怪的,因為我第一反應不是從普遍的角度理解的,如題,我想的是:為什么看實體書的就一定比手機看書的有逼格?

那么什么是普遍的角度呢?日本孩子愛看書,日本孩子不愛玩手機,日本是個學習社會,中日差距從細節(jié)表現出來了,日本教育很成功,日本這個可怕的民族......

但問題是,機場看書,到底反映出的是什么問題呢?是日本孩子就比中國孩子強嗎?反手就有中國人也貼出類似圖片:中國孩子讀書圖......

那么,日本人是不是比中國人愛讀書呢?我以前也差點被這個觀點忽悠:據權威調查,日本人平均每年讀四十本書,而中國人的讀書量只有日本人的十分之一。 后來去了一趟東京搞明白了,日本人最愛看的是漫畫,一套漫畫動輒幾十上百本,一套海賊王到現在還沒寫完已經出了1000集,按數量,中國人有日本十分之一就不錯了。

但問題是,一本漫畫所描繪的內容--也就是信息含量,我感覺折合文字估計5000字足矣。

日本整個出版業(yè)有七成產量是漫畫,好吧,按本數算,日本人確實是個愛讀書的民族。

再回到開頭提到的照片,如果講客觀真相,它反映出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人就閱讀來講,確實超級不愛電子書:去年日本本土的一個調查說,「なぜ日本人は電子書籍を利用しないのか」 紙の書籍で読む人が93.7%,“為什么日本人不看電子書籍?” 閱讀紙質書籍的人數占93.7%......,底下網友評論有不少認為讀紙質書更有感覺云云。

就像這次為什么中國網民看到日本孩子看紙質書驚嘆贊羨,因為在人們心中偏見還在:看紙質書才是真看書,是在吸納知識,如果一幫孩子聚在一起讀紙質書,那要夸獎,如果一幫孩子拿著手機看書,則就是“玩手機”,這種偏見在全社會幾乎已經深入骨髓。我過年回老家,家里人在講到別人用手機的時候一定是這么說:你先別“玩”手機了......我在“用”手機工作好不?

就讀書而論,按本兒算,中國人一定不如日本,但如果按字兒算,中國人一定超日本十倍。因為我們都在用手機看書,地鐵上,公交上,所有的碎片時間,就我個人而言,近幾年已經基本上不看實體書,也不買,但閱讀量是以前的五倍不止。

好吧,我承認其中一多半是網絡作品。但知識和閱讀,豈不是越多越好,豈不知高手多是在民間,在網上?

中國在電子閱讀方面,已經形成了后發(fā)優(yōu)勢。手機的普及使農村也開始上網,因缺乏電腦而形成的數字鴻溝被填平。另外還有兩個關鍵是,其一,中國在版權方面管理比較開放,內容獲取更容易,這當然是版權擁有者所不喜,但卻是讀者的現實福利,你懂的,離線下載,予取予求。其二,中國有舉世無雙的互聯網寫作群體和互聯網創(chuàng)作機制----感謝起點,這些內容只能在網上傳播,電子閱讀,已經培養(yǎng)出一個龐大的電子閱讀群體,無論是穿越還是耽美。

日本人不愛看電子書跟“逼格”沒有關系,最大原因就是內容獲取沒有中國人那么輕易,而且就漫畫這種閱讀形式(圖片)來說,其實比文字更難向移動端遷移,在PAD上看漫畫還要好一頓適應,在手機上看漫畫,簡直就是折磨。

所以說,中國人沒必要看到日本人集體看紙質書而感到震驚,我們在讀書方面,因為電子閱讀的領先,早已完勝。

我本來不想講環(huán)保問題。但自從養(yǎng)成電子閱讀的習慣后,家里的電都用得少了,“玩”手機不需要開燈!

對不?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7-01
為什么看實體書的就一定比手機看書有逼格?
泰國人拍了一組日本孩子在機場看書的照片,傳到社交網絡上,把中國人給震了,刷屏了,點贊了。我其實剛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蠻奇怪的,因為我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