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lián)網20年發(fā)展史,一直是中國公司模仿“美國方案”,如果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能夠成為世界未來零售模式的主流,其意義及對國人自信心的影響,必定遠超《戰(zhàn)狼》。
瘋狂的阿里股價
8月8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股價報收158.84美元,悄然之間,阿里市值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成為亞洲第一家市值超越4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同時也成為全球4000億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俱樂部一員,其他分別是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伯克希爾99哈撒韋。
在此之前的7月28日,阿里市值也曾經破過一次4000億美元,但那只是盤中摸高,而8月8日才是創(chuàng)收盤記錄新高,阿里巴巴穩(wěn)穩(wěn)踏上4000億美元臺階。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概股似乎進入持續(xù)大幅上漲的黃金周期,尤其是阿里和騰訊的股價幾乎是你追我趕地交替盤升,最終還是阿里首先突破4000億美元標志線,在競爭中領先了一個身位。
4000億美元意味著什么?如果以2016年世界各國GDP作為對比,阿里巴巴市值目前已經可以把泰國擠掉,位列亞洲GDP排名前十的經濟體。
阿里巴巴在2014年9月19日上市,上市當日市值為2314億美元,此后2年多一直股價維持平穩(wěn),然而到2017年卻大幅上漲,接連突破3000億美元、4000億美元兩大臺階,而從3000億到4000億美元跨越,只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從年初至今,阿里巴巴股價已大漲超過70%,如果按照摩根大通190美元或德銀201美元的目標價格,阿里股價今年再上5000億美元臺階也并非不可能。
面對阿里市值的瘋狂上漲,連股神巴菲特也不得不苦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自嘲當初沒買阿里巴巴股票是個錯誤。
問題來了: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動了阿里巴巴市值的不停上漲
阿里巴巴今年以來的股價猛漲的原因并不單純,如果詳細分析的話,會發(fā)現背后有各種因素交織推動阿里巴巴翻越4000億美元大關。
從外部因素看,首先是美股市場科技大盤股一直在不停上漲,特別是“FANG”概念和蘋果、微軟等科技公司,其中“FANG”概念指的是Facebook、亞馬遜(Amazon)、奈飛(Netflix)和谷歌(Google)這4家公司股票。
阿里巴巴突破4000億美元已經使不少中國人震驚,但在美國財經媒體上,已經在開始討論誰將第一個突破萬億美元市值。比如蘋果雖然今年以來35%的股價增幅要比阿里稍遜一籌,但其市值在幾天前剛剛突破8000億美元,市值再增加2000億美元也不算夸張。比如下個月預期發(fā)布的iPhone有重大突破......
其次,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美股科技股在上漲,而阿里所處的中概股板塊則更是科技股中的“戰(zhàn)斗機”,成為上漲最猛的領頭板塊,除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攜程汽車之家58同城等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股價都在上漲,都在破記錄。
而在中概股普遍上漲的背后,反映出的則是資本市場對中國總體經濟形勢企穩(wěn)向好的認可。
據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道,亞洲開發(fā)銀行當日發(fā)布最新的亞洲發(fā)展展望報告,將中國2017及2018年經濟增幅預估從之前的6.5%和6.2%分別上調至6.7%和6.4%,這主要歸因于強勁消費及出口改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9%,繼續(xù)延續(xù)良好增長勢頭。
當然,就阿里巴巴個體而言,4000億美元更能代表資本市場正在越來越發(fā)現和認可阿里巴巴新零售、全球化等戰(zhàn)略的價值與前景。
不是巧合:阿里股價啟動同步于新零售戰(zhàn)略啟動
查看阿里股價趨勢圖,會發(fā)現在沉寂兩年之后,這一輪阿里股價啟動大概是在去年12月份左右。而這一段時間,也恰恰是馬云在去年十月份的云棲大會上提出包括新零售在內的“五新”概念后,阿里新零售戰(zhàn)略全面啟動和推進的時期。
在新零售方面,兩年來阿里巴巴一直在加快線下布局,與線下零售商合作不斷加深,幫助其開拓更廣闊的線下市場。但直到馬云去年提出新零售戰(zhàn)略,外界才基本上看清楚阿里未來想做什么、想成為一家什么樣的公司,能夠更清晰的看清阿里發(fā)展的未來,是資本市場對阿里不吝支持的重要前提。
如果說在今年之前,阿里在外界看來還是一家電商公司的話,那么在今年之后,阿里已經被重新定義為一個賦能者,如招商證券所言,阿里巴巴日漸成為數據為中心的賦能者,賦能品牌和零售商,更是市場營銷、支付、數據分析、物流和云服務的基礎設施提供者。在核心電商、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方面長期正面利好。
2016年11月11日, 張勇首次系統(tǒng)地對新零售進行了闡述:新零售就是用大數據和互聯(lián)網重構“人、貨、場”,明晰了新零售到底是什么。而到今年七月份,阿里的新零售變革甚至深入到調整組織架構階段,宣布成立“五新執(zhí)行委員會”,由CEO張勇出任委員會主席,以協(xié)調阿里生態(tài)內全部力量全力投入建設“五新”。
這一最高級別的架構調整被普遍認為是阿里未來數年戰(zhàn)略的清晰信號,在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五個方面,阿里將建成完整的新經濟基礎設施,其價值堪比谷歌對于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的打造,甚至更為重要。
客觀說,投資者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如果單就“五新”或“新零售”理論的提出而言,還不至于直接引來資本市場的追捧,而阿里的長處則在于,它不但提出了新的理論,而且還以最快的速度使之落地。
從實質層面看,新零售對于投資者能看到吸引力至少表現在兩點,其一,它給眾多商業(yè)實踐者帶來了實際上的收益增長,為阿里帶來了新的營收增長點;其二,伴隨新零售而來的大量商業(yè)創(chuàng)新也是看得到的。
尤其是后者,比如阿里巴巴探索的“無人超市”新零售業(yè)態(tài),連《人民日報》都發(fā)表評論文認為一場商業(yè)變革的最大試驗場將在中國發(fā)生;再比如盒馬鮮生,這家阿里巴巴內部從2015年3月開始孵化的項目,2017年7月14日正式對外發(fā)布,如今已經成為新零售“網紅”。盒馬以數據驅動,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全球零售業(yè)從未有過的商業(yè)形態(tài),被稱為“新零售第一樣本”,其3公里范圍半小時配送的體驗甚至產生了“盒區(qū)房”這一新概念,各城市紛紛熱盼盒馬鮮生前來開店。
盒馬的秘密之一,后倉智能配送系統(tǒng)
關鍵是阿里巴巴這一系列創(chuàng)新不但得到黨報認可,還得到了行業(yè)內的認可,比如《財富》雜志就發(fā)表長篇評論稱阿里巴巴“既有能力又有動力重新定義傳統(tǒng)的實體店購物”,而能力與動力的來源即是阿里巴巴“已經出現的新零售模式”。德銀甚至在報告中直截了當的稱,天貓新零售戰(zhàn)略領先亞馬遜,ZDNet則刊發(fā)報道《零售行業(yè)阿里巴巴領頭,亞馬遜追趕》稱:在為零售業(yè)尋找升級道路方面,阿里巴巴與亞馬遜如今在一條賽道上,阿里從概念到實操都更有成效,結果連6月份亞馬遜突然宣布以約137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全食超市,也被美國當地媒體認為是“亞馬遜偷師阿里巴巴”,佐證了天貓新零售路線的正確性,并讓華爾街對發(fā)生在大洋彼岸的天貓新零售戰(zhàn)略有了切身感受。這也被認為是阿里巴巴股價不斷推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阿里巴巴的國際化戰(zhàn)略也是推動阿里股價上漲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1000萬盈利小企業(yè)的既定戰(zhàn)略之外,馬云又提出了“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游”的目標,并得到國內外商家的追捧。
國家不強,哪有阿里
最近電影《戰(zhàn)狼2》火爆,創(chuàng)造各項記錄,有評論總結說“國家不強,哪有戰(zhàn)狼”,《戰(zhàn)狼2》之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觀眾從《戰(zhàn)狼2》背后看到一個強大國家的身影。
阿里巴巴股價上漲的背后,當然也隱藏著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良好預期。現在的阿里平臺上,每年有超過4萬億的交易額在發(fā)生,中國沒有哪家公司與中國經濟綁定如此之深。
而同時,來自阿里的新零售變革,也正在越來越深的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并成為中國經濟中有能力向世界輸出積極影響的力量之一。
8月1日,新華社發(fā)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把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與十八大以來越來越引人注目的高頻詞“中國方案”聯(lián)系在一起。文章稱,中國在崛起過程中要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近年來,圍繞幾乎所有重要的全球議題,尤其面對各種“難題”,中國都在逐步提出“方案”,“中國方案”正逐漸樹立起全新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而阿里巴巴因其新零售戰(zhàn)略完全有可能引爆中國乃至世界零售市場的變革,也正在成為“中國方案”的一個生動詮釋?!敖陙碇袊髽I(yè)越來越自信,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也在輸出‘時尚’而有效的商業(yè)方案。毫不夸張地說,至少在互聯(lián)網商業(yè)領域,一整套理論完善、技術完備、操作可行的中國方案已經呈現于世人面前?!?/p>
把新零售與“中國方案”關聯(lián),是對阿里巴巴作為一家公司相當高的肯定,也符合事實,中國互聯(lián)網20年發(fā)展史,一直是中國公司模仿“美國方案”,如果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能夠成為世界未來零售模式的主流,其意義及對國人自信心的影響,必定遠超《戰(zhàn)狼》。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