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兒了。
那天下午,濃稠的光線從窗戶射進來,教室里沒有飛揚的粉筆末。剛上初一的小中哥坐在教室第一排,毫無預兆地被卷入了我人生中第一次“選秀”。
班主任李麗敏老師決定用這節(jié)課的前15分鐘選一下班長。她在黑板上寫了五個候選人的名字,其他三個路人我已經忘記了,我只記得其中兩位是劉巖和郭曉宇。(我寫的都是真名,如果記憶有誤,還望見諒。。。)
全班64個同學,對這五個候選人發(fā)起瘋狂的無記名投票。唱票的環(huán)節(jié)完全公開,老師念一個名字,劉巖就在黑板上畫一個正字,同學們個個眼里帶刀,好像置身一場燈火閃耀的真人選秀現(xiàn)場。要知道,那時距離第一屆超級女聲還有整整四年。
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了。最后一張票念完,劉巖和郭曉宇的票數并列第一。全班嘩然。李老師沉吟半晌,決定借鑒大洋彼岸某國選村長的模式,排除其他候選人,對他倆進行第二輪投票。為了排除干擾,李老師還專門把劉郭兩位童鞋請出門,她親自畫正字。
31票對31票。。。
全班爆燃。兩位候選人聞聲推門,一臉我勒個去。
李老師大概也沒想到自己能玩出這種騷操作,面對64雙聚焦在她臉上的小眼神,一瞬間有點方。不過她很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拿書一拍講桌:“我的這一票,投給郭曉宇?!?/p>
后來劉巖被李老師叫出去談心,她回來的時候,抹著眼淚。此時,下課鈴剛好打響。
總之,這是我印象深刻的一節(jié)課。
我的同桌那天請假沒來,第二天我跟他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昨天的故事:“你要是昨天在,就能看到那場世紀大選啦!”他說出了一句我至今難忘的哲言:“如果我昨天在,所有的一切就都不會發(fā)生?!?/p>
注意,細節(jié)里有魔鬼??礋狒[的你估計忽略了中哥隱藏在故事里的兩個重要信息:
老師明明說用15分鐘選班長,最后卻干出去整整一節(jié)課。
一個真理不言而喻:只要人數大于等于2,集體決策時就需要大家“打成一致”,這時就必須有一個“仲裁者”主持公道。在選班長的故事里,李老師就是仲裁者。她的做法幾乎無可指摘,但她畢竟是個肉身的存在,搞定兩次選舉+終極決斷+談心,必然要耗費很長時間。
如今我忽然明白:在冬日午后的暖陽里,浪費出去的45分鐘時間,才是這次“選秀”的真正成本。
于是,這個世界露出了羞赧的目光,因為我在她的底褲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破洞,并試圖在接下來的文章里幫她縫好。這個破洞是什么呢?
一、破洞和補丁
不急著上車。老規(guī)矩,先跟中哥來一場思想實驗。
來看三個遞進的關鍵詞:摩擦力、區(qū)塊鏈、分布式商業(yè)。
1、摩擦力
凡是集體,必有摩擦。
你可能不知道兩個冷知識:
1)螞蟻去搬運糧食的過程中,會和沿路返回的每一個同伴碰觸角交換信息。而每一個同伴給它描述的食物位置不一定相同,螞蟻最終相信的地點,一定是大多數同伴指認的那個。2)蜜蜂決定搬家時,會有幾只工蜂先去探路,發(fā)現(xiàn)適合的落腳點就回來用跳舞的形式報告地點。當然,五只工蜂可能給出五個地點。而其他屌絲蜜蜂就隨機選擇一個前去復查,如果覺得合適就回來跟工蜂跳相同的舞蹈。最終,絕大多數蜜蜂投票的地點,就會成為最終結論。蜜蜂們搬著行李箱開始上路。
你可能已經看出來,這和中哥選班長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回事。神奇的進化已經在動物腦子里刻好了一種“共識機制”,概括起來就是:“多方驗證,多數勝出。”
用腳指頭想都明白,螞蟻、蜜蜂、人類決策的方法這么復雜,肯定會很浪費時間。但這幾乎已經是我們保持決策正確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最高協(xié)作效率了。
注意!注意!注意!定義來了:
這種為了達成協(xié)作而必須反復進行信息交換所浪費的時間,就是我所說的“摩擦力”。
“摩擦力”,就是世界底褲上的辣個漏洞。
杯具的是:因為我們是人,要顧及的事情太多,“摩擦力”也更大,協(xié)作效率還真未必有螞蟻高。你看英國脫歐,恨不得腐國人吵了幾年才打成一致。脫歐是大事,吵一吵也值得;但遇到“朋友欠你100塊不還”這樣特別小的問題,你倆來回吵架甚至報警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自己忍了。。。
洗具的是:幸好我們是人,我們懂得依靠工具——互聯(lián)網——來減小協(xié)作的摩擦力。
具體來說,互聯(lián)網怎么減小我們的“摩擦力”呢?
2、區(qū)塊鏈
區(qū)塊鏈一點都不神秘。它就是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把“仲裁方”變成了一段代碼,然后由多臺計算機分散執(zhí)行,從而可以讓這套系統(tǒng)來組織大家協(xié)作。
防止你有點懵,我還是拿螞蟻舉個例子吧。
普通螞蟻不是要一對一地確認食物的位置么?,F(xiàn)在假設所有螞蟻都變身成“區(qū)塊鏈螞蟻”,每一個從食物現(xiàn)場回來的螞蟻,都能把自己看到的位置通過互聯(lián)網向全鏈廣播。一只萌新螞蟻,只要發(fā)射腦電波上鏈查一下,大多數螞蟻都指向2號老槐樹下,那就直奔那里好了。
你看,同樣的決策流程,交給區(qū)塊鏈和計算機去協(xié)調,就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螞蟻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來談笑風生。
而且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某個問題只要機器能解決(哪怕現(xiàn)在解決得很差也沒關系),那就大松一口氣——接下來只要不斷提高區(qū)塊鏈運行的效率,降低成本,就能繼續(xù)一點點減小決策的摩擦力。
區(qū)塊鏈就是這個世界的“補丁”。有了它,人們達成合作就容易多了。
3、分布式商業(yè)
人類社會有一個真理:一旦某個東西的成本降低,這件東西的數量就會極速增加。
例如,福特發(fā)明了流水線,讓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于是美國家家都買了汽車;手機成本越來越低,于是每人抽屜里都塞著好幾個手機;在網上說話的成本越來越低,所以口無遮攔的賤人越來越多。
你品品是不是這個理兒。
所以下一個結論就是:既然區(qū)塊鏈讓“達成合作”的成本降低了,那么“達成合作”的次數就會增加。
舉個現(xiàn)實的栗子吧:
你想用家里A品牌的智能音箱控制B品牌的臺燈,B臺燈說憑神馬啊,A音箱每控制我一次,要給我一毛錢。A說好的。這時候,理論上A公司要和B公司簽訂合同,每控制一次就要給B一毛錢。結果到月底結賬的時候問題來了。A說我控制了你1000次,B說不對,我被你控制了1024次。為了這兩塊四,兩家打官司又不劃算。只好不歡而散。(這樣協(xié)作的成本就很高)這時候就是區(qū)塊鏈大顯神威的機會了,每次A音箱調用B臺燈一次,就會自動觸發(fā)一段代碼,向一個區(qū)塊鏈廣播:我要付一毛錢。區(qū)塊鏈上的十個記賬節(jié)點就都拿小本本記好:“A要向B付一毛錢”。月底結賬時,大家只要上區(qū)塊鏈上查查,顯示多少就付多少。沒皮可扯。(這樣協(xié)作的成本就很低)
我剛才說的這種做生意玩法,其實有個掉渣天的名字:分布式商業(yè)。
你看,按照那個設想推演,未來中國吃穿住行,生產制造,甚至農業(yè)水利的很多商業(yè)場景,凡是需要ABCDE幾個供應商一起為客戶服務的場景,都可以用以區(qū)塊鏈來協(xié)調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后面我們會舉例)
這事兒還挺科幻的。。。
告訴你個秘密,在中國,真的有一群技術人是“分布式商業(yè)”的死忠信徒。他們不是給“區(qū)塊鏈”寫個牌牌,早晚燒炷香的那種。他們對區(qū)塊鏈的愛,表現(xiàn)為從2015年就開始死去活來地研究底層技術,并且讓區(qū)塊鏈真的用到各行各業(yè)。
甚至剛才中哥嘮叨的這些腦洞,都是他們啟發(fā)我的。
你也許猜不到,這群技術狂人來自一家炒雞神秘的組織——微眾銀行。
二、一個艱難的決定
2015年5月1日,馬智濤從深圳回到香港陪家人。
雖然是勞動節(jié),但他心里卻沒有半點假期的愜意。因為,他所在的微眾銀行,就要在幾天以后發(fā)布首款產品“微粒貸”。而他的崗位,正是微眾銀行的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CIO),要為整個銀行的技術保駕護航。
人們認定小謝霆鋒必須優(yōu)秀,僅僅因為他出生在明星家庭。同理,騰訊投資的微眾銀行,從第一天起就站在聚光燈下??v然馬智濤知道,如此刻出生的無數嬰兒一樣,微眾銀行將要在漫長的歲月里獨自面對浩瀚又冰冷的世界。
順著窗外望去,車水馬龍,他突然陷入回憶。
就在1994年的今天,24歲的他在電視機前目睹了一場“世紀追尋”。他的偶像,著名車手塞納在圣馬力諾賽道上突然沖出賽道,以300公里的速度撞上混凝土墻。
“如果他沒那么愛自己的理想,也許就會早一毫秒踩下剎車踏板。但是,人們喜愛他,不也正是因為他敢于追逐看上去不可能的東西么?”他想。
穹頂之下,白云蒼狗,2019年的今天,馬智濤坐在我對面,聊起他最初的設想:
微眾銀行沒有傳統(tǒng)銀行的線下網點,這就注定了我們如果跟在傳統(tǒng)銀行屁股后面,肯定是死路一條。那我們有什么呢?想來想去,也許只有一條路——技術。
馬智濤
微眾銀行一直對前沿技術很敏感。早在開業(yè)之前,就玩過一次“技術大冒險”。他們放棄了所有銀行都在采用的小型機架構,轉而冒天下之大不韙地用云計算技術搭建了一套“分布式銀行系統(tǒng)”。(這個故事挺驚心動魄的,淺友們可以看中哥之前的文章《騰訊偷塔》)
那次豪賭,實打實地改變了微眾的命運。如今微眾銀行一天的交易量大概是3億筆,這個數量完全可以比肩國有四大行。如果不是底層這些云計算技術,難以想象微眾為了支撐這些交易,要購買多少昂貴的國外設備。
在時間的棧橋上觀望,微眾銀行成立初期,正是滴滴、Airbnb 這種共享商業(yè)模式嶄露頭角的時候。
這些公司在把以前一個團隊就能完成的任務,分配給了很多合作伙伴來共同完成——滴滴司機、Airbnb 的房東,他們不屬于公司,卻能和公司平等合作。有了互聯(lián)網的加持,“分布式”屬性更強的共享經濟一下子比師出同門的加盟連鎖經濟長得更壯實。
共享經濟肯定不是終點。我們進一步想,未來是不是可能連滴滴、Airbnb 這樣的公司也可以加入分布式商業(yè)模式呢?
馬智濤挑挑眉毛。
注意一個細節(jié)。一堆分布式的個體組成一個整體對外服務,對于用戶來說沒什么特別的感覺。但是在這個分布式集體內部,相互的交易結算就會急劇增多。
“交易”、“結算”,這都是微眾銀行的商業(yè)機會呀。
于是,早在2015年,馬智濤就有一種莫名的緊迫感,要為支撐未來這種標準化、高頻的交易尋找一種新技術。那這個技術的候選人是否會是區(qū)塊鏈呢?
三、向左、向右
“Hata,我請你來負責區(qū)塊鏈的業(yè)務發(fā)展好不好?”馬智濤說。
“那我的團隊有多少人?”Hata問。
“目前就你一個?!瘪R智濤圍笑。
沒錯,2015年下半年,微眾銀行決定探索區(qū)塊鏈技術時,陣容就是這么慘烈。
Hata 的真名叫做范瑞彬,這個英文名是他在騰訊時候就用的。老炮兒 Hata 2004年就加入了鵝廠,曾是手機QQ初創(chuàng)團隊的核心成員,長期負責手機QQ后臺的整體建設。2015年,他從騰訊跳到微眾銀行的目的很簡單:想做一些有挑戰(zhàn)的新任務。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這第一個挑戰(zhàn)就過于刺激。
當時,比特幣剛剛開始火爆,那些技術老炮兒對于區(qū)塊鏈還是蠻有興趣的。很快,Hata 就騙來了五個愿意跟他一起“鬧革命”的骨干,其中一位就是張開翔。
現(xiàn)在看來,區(qū)塊鏈最火的應用就是發(fā)幣了,難道我們也要發(fā)幣嗎?
幾個人圍在桌前,皺著眉。
擺在他們面前的,其實是兩條路:公鏈 or 聯(lián)盟鏈。
給不懂的淺友簡單科普下:
從吃瓜群眾的角度,你能看到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有沒有“幣”。為了解釋這個,我?guī)阆胂笠粋€簡單的場景:
A給B送了一份外賣,要收10塊錢。如果用公鏈記賬,阿貓阿狗恨不得十萬人參與其中,最后沒人能監(jiān)督B真的把錢給A。怎么辦呢?他們只能找個折中方案,就是發(fā)明個什么幣,用智能合約技術強制把B的的10塊代幣劃給A。(A可以再想辦法把幣賣了換錢。。。)但聯(lián)盟鏈就不一樣了,聯(lián)盟成員可能只有5個,又都是有頭有臉的企業(yè)。A不會不把10塊錢給B。所以區(qū)塊鏈只管保證A和B在相互給多少錢這個數額上沒有疑義就行了。
盯著寫在白板上的這兩條技術路線,Hata 說:“我怎么覺得這事兒沒什么好討論的。我們是持牌的金融機構,如果做公鏈,還發(fā)幣,未免對金融太不敬畏了。。?!?/p>
其他人紛紛點頭。
于是,微眾銀行就這樣選擇了聯(lián)盟鏈路線。后來的事情大家也許聽說了,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lián)合聲明”,明確禁止了中國境內公鏈和代幣的運行。
我問 Hata:當時路線二選一,萬一選錯了可就麻煩了。你有沒有覺得后怕。
他說:完全沒有,再給我們選一萬次,我們肯定都選聯(lián)盟鏈。這個抉擇并不難。
微眾銀行區(qū)塊鏈負責人Hata 范瑞彬
四、一窮二白
做聯(lián)盟鏈,首先你得先有個聯(lián)盟。這很合理吧。
2016年5月,微眾銀行聯(lián)合深圳市金融科技協(xié)會、深證通等二十余家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yè)共同發(fā)起成立了一個聽上去很土豪的組織——“金鏈盟”(全稱是:金融區(qū)塊鏈合作聯(lián)盟)。
有了聯(lián)盟,接下來就要考慮,這區(qū)塊鏈的第一個應用要做什么呢?
幾家企業(yè)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場景,那就是金融機構間的“對賬平臺”。
金融機構之間,會涉及到相互轉賬,而且經常是你來我往每天成千上萬筆。過去對賬的方法是,每天晚上下班以后兩家把自己當天的賬本拿出來,進行對賬和清算。
遇到兩家賬本上數字一樣還好,如果不一樣,那可麻煩了,各自回去一筆筆對賬,看看到底誰算錯了。實在查不清楚就要扯皮或者一方委屈遷就。經常一搞就是一天,第二天新的賬來了,昨天的還沒搞定。
解決這種問題恰好是區(qū)塊鏈的長項。每一筆交易都由聯(lián)盟的節(jié)點們記在分布式賬本上,想什么時候看就能看,而且都是實時數據。每天晚上,各家機構根據區(qū)塊鏈賬本上的數字統(tǒng)一結算就完事了。
就干這個!
從零開始,開翔決定先參考一下市面上流行的區(qū)塊鏈代碼。找來找去,入得了法眼的基本只有兩個:比特幣、以太坊。
比特幣過于簡單,只有個轉賬功能。以太坊好一些,起碼有了智能合約。但是它所有交易都那么赤裸裸地擺在鏈上,誰都可以查看。雖然賬戶是匿名的,但別有用心的人通過大數據分析,分分鐘就能知道賬戶的戶主是誰,這完全不符合金融交易的安全規(guī)范啊。。。
開翔說。
最后,他們決定,只把區(qū)塊鏈的“魂”移植過來,包括密碼學算法、協(xié)議包組織、區(qū)塊的結構,其他一律自己重寫。。。
越寫越火大。
“就和我們十幾年前做手機QQ遇到的問題如出一轍?!盚ata 吐槽。
Hata 的回憶直接穿越到手機QQ第一版推出的2003年。這一年,距離喬布斯從兜里掏出第一部 iPhone 還有四年,距離谷歌發(fā)布 Android 系統(tǒng)還有五年。
那時候,根本沒有什么強大的,酒精考驗的移動 OS,抬眼望去,市場上總共有十幾個操作系統(tǒng)平臺,成熟度都不好。塞班就算是最好的,功能也有很大限制。碼農都懂的,操作系統(tǒng)底層越不完善,在上層寫應用就越痛苦。
Hata說。
當時手機QQ團隊的那些人好難的,一邊給操作系統(tǒng)這個“舞臺”貼補丁,一邊還得在上面唱歌跳舞,還在上面干出了移動互聯(lián)網歷史上第一個日活過億的產品。
就是這么一步一步“All in”了五六年,才等來了 iOS 和 Android。不過話說回來,人生的路不白走,每一步都算數。企鵝帝國移動生態(tài)的底子也就是這么打下來的。
實際上,2016年區(qū)塊鏈底層系統(tǒng)生態(tài)之簡陋,比2003年的手機底層系統(tǒng)的窮酸有過之而無不及。。。
怎么辦?
這回他們可不想再等五年,等外國人給自己做一個區(qū)塊鏈的底層操作系統(tǒng)。Hata 一拍桌子——我們他喵的自己干!
五、金光閃閃的引擎
做一套區(qū)塊鏈底層操作系統(tǒng),有點像組一桌麻將。
你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是打四川麻將,還是打臺灣麻將,還是打芝麻醬?換句話說,大家按照什么規(guī)矩玩。
沒錯,這就是“共識算法”。
1、共識算法
在區(qū)塊鏈界的共識算法有很多,篇幅有限這里就不介紹了。但作為聯(lián)盟鏈,最好的共識算法就是 PBFT,它有個很美的中文名稱:實用型拜占庭容錯。
實用拜占庭容錯
科普一下:拜占庭容錯這個機制來源于“拜占庭將軍問題”,感興趣的淺友可以上網查,這里不贅述。拜占庭容錯機制,其實有點像之前說的“螞蟻問路”。
一只螞蟻A想知道食物在哪,他就沿途跟四只螞蟻碰觸角。結果這四只螞蟻都告訴他食物在老槐樹下面,那么螞蟻A就確信食物在老槐樹下。但是,假設四只螞蟻中出了個叛徒。對,螞蟻中出了個叛徒,結果就會是:三只螞蟻告訴A:食物在老槐樹下, 一只螞蟻告訴A:食物在馬路中間。這么一來,螞蟻A不僅知道食物在老槐樹下,還知道了誰是叛徒。
你看,這就是容錯的含義了:雖然記賬節(jié)點里有叛徒,但是并不影響結果正確。區(qū)塊鏈就是這么神奇。
當然我動動嘴很簡單,真要把這套玩法實現(xiàn),會涉及很深的數學和代碼工程學知識。
開翔帶著幾個兄弟讀了無數艱深的英文論文,沒日沒夜干了半年,一個版本一個版本打磨,終于一點點用金融級的代碼實現(xiàn)了“實用拜占庭容錯共識機制”。
“共識算法”搞定了,擦擦汗,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安全性”。
2、安全性
剛才也說到,一般的公共區(qū)塊鏈系統(tǒng),為了保證運行效率,數據都是明文保存的。
但是,金融級區(qū)塊鏈系統(tǒng),里面的數據都是一筆筆交易,如果用明文存儲,萬一被黑客入侵拿走,可想而知,這事兒有多大。。。
而且因為區(qū)塊鏈是分布式的形態(tài),交易數據會同時保存在好幾家節(jié)點公司里。就像原來機密文件藏在一個人手上,只要他保護好就行;現(xiàn)在分了十份拷貝拿在了十個人手里,保管難度大大增加。
開翔開始設計這套安全機制:
抗DDoS、防滲透這種網絡安全防護,能裝的都給它裝上,讓黑客進不來;把數據庫放在沙箱里,和其他網絡物理隔離,讓黑客進來也偷不走;把交易數據全部按照金融級最高標準加密,把加密機鎖在絕密的保險柜里,讓黑客偷走數據也讀不了。
最變態(tài)的來了:
最后,統(tǒng)領一切的那個核心秘鑰被截成了三段,分別放在三個關鍵人物手里,只有他們三個同時在場,才能拼出完整的秘鑰解開數據。。。
加密成這個亞子,已經保證聯(lián)盟鏈之外的人看不到交易信息。但這還不夠,有一些信息,連聯(lián)盟成員內部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都不能坦誠相見。沒錯,這就是隱私數據。
3、隱私保護
舉個栗子:
聯(lián)盟鏈里的A銀行和B券商做了一筆交易,不想讓C銀行知道。
C不知道就不知道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但A和B卻偏偏需要讓C給別人證明這筆交易有效。這特別像女票對你說:“跟你說個事兒,你要答應我?!蹦銌枺骸澳愕酶嬖V我什么事兒?!迸闭f:“你必須先答應。”
其實,這在數學上是可以做到的。
有一種掉渣天的技術叫做“零知識證明”,簡單的比喻就是,我不需要看你上四年大學的錄像,只需要你拿一張畢業(yè)證來,我就相信你上了大學。
當然在“零知識證明”中,這個“畢業(yè)證”是通過數學算法算出來的。只不過這種玩法特別消耗算力,一般開一個“電子證明”要幾十秒鐘。幾十秒鐘,對于銀行間對賬來說黃花菜都涼了,完全不能忍。
這種技術已經涉及到了如今密碼科學的最前沿,微眾銀行認為可以和學術界聯(lián)合研究。微眾在學術界本來也有不少合作伙伴,比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洋理工、港科大、深大等,聯(lián)合建立了好幾個實驗室,開翔團隊和老師們專項開展了密碼學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目標之一就是:把開具一個零知識證明的時間控制在零點幾秒。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
4、大規(guī)模網絡處理
比特幣每秒處理7筆交易。
但是在金融界,每秒1000筆交易是很正常的,如果在交易高峰,每秒達到幾萬筆也是輕而易舉。
當然,聯(lián)盟鏈由于記賬節(jié)點少,且相互信任程度高,不用換各種姿勢反復驗證,理論上要比比特幣快很多。但要達到每秒上萬筆交易的能力,仍然需要吐血優(yōu)化。
開翔告訴我。金融交易數據瘋起來,分分鐘恨不得有1T數據寫入。很多記賬節(jié)點遇到這樣的峰值,計算能力都會跟不上,甚至網絡吞吐也堵塞。好不容易把計算和網絡搞定,回頭一看,硬盤讀寫速度又撐不住了。
這種情況有點像打地鼠,這個剛敲下去,那邊又冒出頭來。
為此,整個區(qū)塊鏈代碼都要做細致的優(yōu)化。這種操作的細膩程度,無異于像把草莓上每一個籽都用牙簽挑下來。Hata 和同事們做到最后生無可戀,恨不得把電腦桌面都換成國旗來支撐自己的殘念。。。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8月,微眾銀行終于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區(qū)塊鏈應用——機構間對賬平臺。
在屏幕前遙測幾大金融機構的對賬系統(tǒng)切換到鏈上,Hata 和開翔就像操縱著神舟飛船和天宮對接,手心里都是汗。
第一個區(qū)塊被成功打包,第二個,第三個。就像一臺賽博空間里的精密汽車,各個零件順滑咬合,每一聲引擎轟鳴都像是唱詩班的吟誦。直到這時,Hata 才確定,自己和兄弟們過去一年多的苦沒白吃。
這套系統(tǒng)其實分了兩個部分:上層的對賬應用就像車的駕駛座艙,真皮座椅高檔車機,使用起來很方便;但只有把車體拆開,才能看到發(fā)動機和底盤上一整套傳動裝置——那個閃爍著金屬光澤,致密而精巧的區(qū)塊鏈“操作系統(tǒng)”。
說實話,在微眾銀行剛開始宣布研究區(qū)塊鏈的時候,業(yè)界有很多人是等著看笑話的。其實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區(qū)塊鏈技術本來就非常不成熟,銀行又是對安全性要求高到變態(tài)的行業(yè),這就像一個窮小子追求白富美,之間隔了九十九個山頭,微眾想一步跨過去,估計要扯蛋。
不過,隨著對賬系統(tǒng)在真實的金融環(huán)境里跑到今天,2000萬筆交易記錄,零故障,到了“無槽可吐”的地步,質疑聲像夏日清晨的海潮一樣次第退去。
六、打開那扇門
2017年4月,一張巨大的白板,面對一群扶著眼鏡的宅男。
不大的會議室里,擠進去二十來號人。Hata 手里拿著馬克筆,組織大伙七嘴八舌地提意見。而在白板的最中心,寫了兩個字:開源。
沒錯,他們在和金鏈盟伙伴商量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是否要把花了兩年時間開發(fā)的區(qū)塊鏈操作系統(tǒng)開源出去,給所有人免費用。
“這么好的操作系統(tǒng),要是不開源,肯定能有不少商業(yè)機會。”有同事說。
“正是因為我們寫的這個系統(tǒng)好,開源之后,肯定會有好多行業(yè)在我們的代碼上構建他們的應用,到那時候,咱們這個屋里,有一位算一位,都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一天如果真的來了,微眾銀行還愁沒有商業(yè)機會嗎?”另外一位同事說。
Hata 決定讓大家把開源的好處和不開源的好處都羅列在白板上。
“結果,開源的好處有那么長!”Hata 極力伸開雙手,給我比劃。
故事講到這,中哥很想暫停一下,說兩句“開源”。
很多人把開源理解成為“免費”、“做慈善”。這雖然也沒錯,但卻沒有觸碰到開源真正性感的地方。開源其實是“風險--收益分配模式“的一種。
1)把“風險”和“收益”都攬在自己懷里,就是閉源。就像迪士尼那樣,自己培養(yǎng)了十幾年的畫師畫出一部好動畫,賺來的錢都是我的;一部動畫沒人看,賠錢我樂意。喜歡這種玩法的一般都是“武林大俠”,劍影閃現(xiàn),對手應聲倒地,酷到沒朋友。
2)把一部分“風險”和一部分“收益”交給別人,就是開放。比如麥當勞,核心品牌和配料都在總部手里,但各個門店卻獨立攬客。實際上每賣出一個漢堡,門店是要和總部分錢的。不過,對于總部來說,這種玩法就可以交很多朋友。
3)把“風險”和“收益”跟所有人分享,就是最騷的操作——開源。這有點像“蘭州拉面”,大街小巷的蘭州拉面并不是一個老板,但他們卻共同維持著一套牛肉面的“開源做法”。吃貨們今天在你家吃牛肉面覺得好吃,轉天也會去其他家吃;反之,一個城市里所有蘭州拉面都賣得不錯,你家的生意肯定也不會差。在這種模式下, 任何兩家拉面店的老板都是好盆友。
如果你問有沒有“把風險給別人,把收益給自己”的分配模式,我只能說,這種生意連刑法里都找不到。。。
說回我們的故事。
其實,在另一間辦公室里,馬智濤早就做好了開源的決定:
當年谷歌把 Android 開源,人們也搞不明白為什么他們要把代碼白白給出來。后來 Android 占領了大部分手機,開始依靠 Google Play 這些生態(tài)附屬品盈利的時候,其他人看明白了,也早就出局了。
他說。
2017年12月,微眾銀行聯(lián)合金鏈盟開源工作組,把 BCOS 的金融行業(yè)完整版完全開源,這就是如今業(yè)內大名鼎鼎的 FISCO BCOS。
貓娘是我加的。。。
七、分布式商業(yè)的序章
代碼全都上傳到 GitHub!OVER!開源完畢!然后嘞?區(qū)塊鏈團隊這些攻城獅們大眼瞪小眼。
“把手機掏出來,咱們拉群!”Hata 說。
別看微眾銀行區(qū)塊鏈團隊的人少,但卻臥虎藏龍。這些大牛每個人都是業(yè)界幾年十幾年的大咖,他們的微信里幾乎裝著中國程序員的半壁江山?!癋ISCO BCOS 體驗群”、“FISCO BCOS 官方答疑解惑群”、“FISCO BCOS 開源群”。各個公司各種型號的大牛就這樣被拉進群里,劈頭蓋臉一頓安利。
這還遠遠不夠,注冊官方公眾號,在里面發(fā) FISCO BCOS 的技術文章。什么叫 CSDN,哪個叫微博,全都無差別進軍。這群“喪心病狂”的人居然在人民網都開了賬戶。
搞完線上布道,Hata 還覺得不過癮,開始組織“全國巡演”。
各大區(qū)塊鏈會議,各大技術峰會,只要有機會,開翔就上臺給大家講解 FISCO BCOS 技術的優(yōu)勢。從2018年開始,每個月 FISCO BCOS 團隊都在全國各地開宣講會,雷打不動。
整個2018年,我估計我的演講時間得有80-100小時,每個月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地宣講,連媳婦見我一面都得“預約”。
開翔笑著說。
微眾銀行區(qū)塊鏈首席架構師 張開翔
每次出去演講完,微信群里就多幾十號“粉絲”,開翔表面上一臉嚴肅,回家能抱著手機美半天。沒錯,F(xiàn)ISCO BCOS 開源社區(qū)最初的成員,就是這群技術信徒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跑,一點點吸引過來的。
低著頭耕耘了整整一個寒暑,到了2019年,這幫技術宅一抬頭,猛然發(fā)現(xiàn) FISCO BCOS 已經跑在了數百家公司的系統(tǒng)里,應用范圍也從金融擴大到了文化版權、司法、政務、物聯(lián)網、智慧社區(qū)、公益事業(yè)、人才招聘、游戲娛樂等多樣場景:
澳門政府基于FISCO BCOS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人民網基于FISCO BCOS推出“人民版權”平臺,構建新聞版權聯(lián)盟鏈;亦筆科技基于FISCO BCOS 把長達數月的仲裁流程縮短到 7 天左右,仲裁費也得以降至幾百元;豬八戒網的同事們,基于 FISCO BCOS 搭建了一套存證保全平臺;武漢鏈動時代基于 FISCO BCOS搭建了區(qū)塊鏈不動產登記系統(tǒng);長虹信息安全燈塔實驗室提出了跨平臺互聯(lián)方案,可以實現(xiàn)設備互聯(lián)和數據共享。等等等等。。。
還有很多公司,直接拿開源的 FISCO BCOS 代碼做成服務,官方都不知道。
那天我和前同事吃飯,他突然告訴我,現(xiàn)在他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里面一個核心模塊就是基于 FISCO BCOS 做的。我問他為什么不來找我。他說:不用找你啊。。。
開翔笑。
2019年7月,由工信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區(qū)塊鏈開發(fā)大賽落下帷幕。11個獲獎項目里,有4個都是基于 FISCO BCOS 做的,也是最多的。分別是版權保護存證系統(tǒng)、基因數據確權、智慧城市區(qū)塊鏈、電子送達行為保全與追溯系統(tǒng)。
另外,在FISCO BCOS這個底層基礎平臺之上,微眾還提供了中間件層WeBASE、應用組件WeIdentity和WeEvent,并且也全部對外開源,讓使用者能更加高效便捷的進行應用開發(fā)。
“分布式商業(yè)”,這場開啟于四年前的大膽想象,此時正像嗚咽的黎明,期盼一場霞光萬道。
八、有夢想的人
我的團隊被我“害”了。剛開始研究區(qū)塊鏈的時候,如果大家沒跟著我,而去買了比特幣,現(xiàn)在。。。。估計都財富自由了。
馬智濤笑。
“但是,幾年過去了,團隊核心骨干沒人離開。那我猜大家知道我們在做的事情有多偉大?!彼又f。
馬智濤的獨白讓我想到了一段往事。
1964年,華人物理學家高琨提出一個腦洞——用光代替電,用玻璃纖維代替導線傳輸信息。這就是光纖的由來。
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人們“跨過山和大海”,在這顆藍色星球上鋪設了將近10億公里的光纖;也正是在這些年里,一群默默無聞的工程師一點點改進光纖制造工藝,讓遠距離光纖傳輸的損耗,一個百分點一個百分點地下降。
普通人沒辦法說出來任何一個工程師的名字,但正是他們一點點創(chuàng)造了肥宅們賴以生存的互聯(lián)網的真正基座。
降低人類社會的“摩擦力”,是一項漫長偉大的事業(yè)。而區(qū)塊鏈和與之相關的底層操作系統(tǒng),正在承擔著異曲同工的職責。
這件事情給世界帶來肉眼可見的改變,也許需要五年,也許需要十年,也許需要更久。
你、我,幾乎每個人都看到了,這些年有無數人通過區(qū)塊鏈賺了快錢,賺了大錢。但微眾銀行這幫技術宅,還是和當初一樣,天天升級 FISCO BCOS 的代碼,天天去宣講區(qū)塊鏈的技術,一點點實現(xiàn)“分布式商業(yè)”的夢想。
“這么多年,你們沒有一絲動搖嗎?”我不懷好意地問 Hata。
區(qū)塊鏈肯定不是今天做,明天就能做成的事情。我們要走長路,走夜路。兩萬五千里的長征,沒有共產主義信念是不行的。
他看著我,笑了。
這世界上總有有夢想的人。
蒂姆·伯納斯·李在1989年開發(fā)出了萬維網,他本來可以為自己的發(fā)明申請專利,獲得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榮華。1992年,他甚至成立 Websoft 公司,想要銷售自己的瀏覽器產品。但是,他目睹了互聯(lián)網標準的爭奪愈演愈烈,最關鍵的時候,他決定將“www”標準完全開放,永遠免費。
從那時開始,HTTP 協(xié)議才成為了互聯(lián)網通行至今的協(xié)議,每次人們在網址前輸入www,都像是對他的一次感謝。
蒂姆·伯納斯·李 Tim Berners-Lee
蒂姆激勵了無數后來人。
1998年,黑客大神雷蒙德召開大會,決定用找到一個更準確的詞匯來代替“自由軟件”,他們找到的詞就是“開源”;2007年,Android 開源;2008年,GitHub 上線,一群相信“開源改變世界”的程序員,聚集在這片土地上;2010年,Openstack 開源,成為云計算的重要基石;2015年,TensorFlow 開源,成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石。這些年,Spark、Docker、Kubernetes、Hadoop、Flink 等等開源巨星如同白日焰火冉冉升起。
甚至還有個有趣的插曲,2019年,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的14萬行代碼也全部開源。程序員社區(qū)“彈冠相慶”:兄dei,上天的代碼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開源誕生,21年后群星閃耀。
我面前這些程序員們,也一如昨日默默無聞。誰都不知道未來歷史將會給 FISCO BCOS 一段怎樣的評語。但誰都無法否認,因為他們的存在,開源的夜空里,多了一顆星辰。
總之,我的生活告訴我,你無法阻止一個人去追逐夢想。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淺黑科技》。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