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大品牌們在做與公眾的溝通時,都喜歡用一個詞——美好生活。
比如,抖音,記錄美好生活。抖音電商,美好生活,觸手可淂。美團,美好生活小幫手。天貓的Slogan是理想生活上天貓,所謂理想生活其實有美好生活的概念。小紅書也倡導美好生活,在其COO與劉擎的對話中,多次表達是一個分享美好生活的平臺。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強調美好生活,以及給用戶帶來美好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美好生活?這固然與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關,但這其實自古就是人類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以及所追求的目標。
01 美好生活即善和美德
在小紅書COO柯南與學者劉擎的對話中,劉擎認為美好生活的概念是從古希臘來的,并對美好生活給出了定義:勇敢、真誠、有善意、審慎。
美好生活的確是從古希臘提出的,它從哲學上的概念叫做美德。
亞里士多德主張人應該有的生活是善的生活,其目的是實現(xiàn)幸福,為此必須有社會需要的美德。他認為,擁有美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
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闡述“善”時,亞里士多德認為主要的生活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享樂的生活,第二種是政治生活,第三種則是思辨的、靜觀的生活。
享樂的生活不用多說了。
政治生活在當下的語境下是成功、權利和榮耀,“那些崇尚名聲,喜歡活動的人認為善就是榮耀。也可以說,這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p>
而思辨、靜觀的生活則是哲學式的,體現(xiàn)在追求知識、探索真理。
所謂美好生活,其實都逃不出亞里士多德的三種生活論調。
02 美好生活不是成功
今天我們說到美好生活的時候,實際上是亞里士多德第一種和第二種生活的合體,通俗來講就是,通過工作或政治獲得成功和榮耀,受到別人尊崇,同時在此基礎上過上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這里的美好生活,并非亞里士多德的享樂(那多少有過度享樂的意思),而是一種物質豐富、生活富足的生活。
這種生活在二戰(zhàn)后美國涌現(xiàn)出的大量中產(chǎn)家庭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那是“美國夢”一詞最為流行的年代,它告訴美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每個人都可以過上美好生活,典型的生活是在福特這樣的工業(yè)公司供職,年薪幾萬美元,一套房子,一部車子,2-3個孩子,一年2次自由旅行。
(來源:《資本論》)
然而,工業(yè)時代的工作對大部分員工來講不過是一種被迫,就像馬克思說的“他的勞動不是自愿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因此,這種勞動不是滿足一種需要,而只是滿足勞動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種手段?!?/p>
勞動不過是為了過上美好生活必須要做的,而非自己想要主動選擇的且是充滿興趣的。
哲學家邊沁曾提出“圓形監(jiān)獄”的概念諷刺不自由的工作,在這種監(jiān)獄中,一個個工作的房間形成環(huán)形排列,中間則是一座高塔,高塔中的人隨時監(jiān)視著工人的一舉一動。這個隱喻的核心在于,工廠中的人的工作是受到監(jiān)視和控制的,是不自由的。
今天的工作大部分情況下不適合這個比喻,但KPI、OKR等衡量指標對于員工的打分,本質上與圓形監(jiān)獄的監(jiān)視者沒有區(qū)別,當代社會人的工作很難談得上是自由的。
這種非自發(fā)性的勞動,使得員工不可避免地失去對自己工作的控制,從而失去對生活及自我的控制,最終導致自我的異化。被異化的生活,很難談得上是美好生活。
在當代社會,雖然美好生活一般被認為是前文所述工作、政治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富足,事實上前者只是為了實現(xiàn)后者不得不做的,因此美好生活的概念實際上是與工作無關的。更不要說馬爾庫塞認為,消費社會的人連滿足生活的消費也是被異化的。
03 美好生活是自由選擇
以賽·亞伯林認為美好的生活就是自由選擇的生活。這與上面馬克思工人”被迫勞動“的觀點相呼應,因為被迫勞動,因而不是自由選擇的生活,也就不是美好生活。
齊格蒙特·鮑曼在談到選擇自由代表了階層的高低,他說:“選擇的自由設定了消費者社會的階層,設定了消費者社會的成員(消費者)繪制生活理想的框架,為他們定義了自我改善的方向,以及‘美好生活’的圖景。一個人選擇的自由度越大,自由行使的選擇權越多,他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就越高,獲得的社會尊重和自尊就越多,距離‘美好生活’的理想也越近?!?/p>
隨后,他對富人之所以受尊重的原因說道:“富人普遍受人愛戴是因為他們選擇自己生活的神奇能力(居住的地方、共同生活的伴侶),并能隨心所欲、不費吹灰之力地改變他們?!?/p>
隨心所欲即是一種自由選擇,這指明了美好生活的方向:至少,工作方面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非被迫應聘自己沒那么喜歡的工作),生活上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消費和生活方式,才是美好生活的前提。
終極的自由選擇更傾向于亞里士多德的第三種生活,即思辨的生活,從當下的環(huán)境來看,這個選擇也很容易理解,當一個人不再為工作、生活憂慮的時候,他才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考慮更高層次追求。指望一個每日為房貸、失業(yè)、后代教育發(fā)愁的當代職員用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哲學、探求真理是不太現(xiàn)實的。
04 品牌為什么強調美好生活?
哲學上美好生活的終極追求是精神式的,對于大部分品牌來講,它們所講的美好生活也是如此,但從這個概念的發(fā)展來看,同樣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的進化。
早期,作為現(xiàn)代工業(yè)標準化生產(chǎn)的代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寶潔與公眾溝通的核心利益點就是享樂,它們給消費者更好的美食、飲料和生活方式,讓消費者盡享生活之樂。
比如麥當勞的廣告總是呈現(xiàn)其漢堡的肉質美味,可口可樂廣告總是呈現(xiàn)人們在夏天喝可樂時涼爽、可口的場景。
當工業(yè)社會帶來發(fā)達的物質水平,發(fā)達國家進入消費社會,消費開始用以區(qū)分人。于是很多廣告開始將產(chǎn)品的核心溝通點定義為“成功和榮耀”。
比如奢侈品廣告展示出來的往往是高端階層和魅力,比如80%的汽車廣告都擁有一個模式——一家三四口,職場精英,美好生活,沙灘,度假,比如大部分化妝品都啟用明星代言,言外之意是,使用了本產(chǎn)品的你就像明星一樣光彩照人和成功。
這個時期的品牌廣告非常符合消費社會的需求,它放大了消費者的尊貴身份,以及加大了不同消費者之間的對比,換句話說它們意味著你消費什么品牌,就是什么樣的人。
當然,品牌并非只有物質追求,偉大的品牌總是在精神追求上先人一步。
比如1971年,可口可樂的廣告《山頂篇》(Hilltop)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片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聚集到意大利的一個山頂,同唱一首歌,雖然是廣告,但歌詞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世界大同的理想,比如第一句看起來并不像廣告:“我要給世界買個家,并用愛裝點它?!?/p>
比如耐克1987年的廣告借用甲殼蟲樂隊的《Revolution》唱出:We all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以此體現(xiàn)平凡人的拼搏精神。
上世紀90年代蘋果公司的1984和Think different ,也體現(xiàn)了品牌非同凡響的精神。
這些品牌傳達的東西并非單純的享樂和成功,可口可樂在探討快樂的意義,耐克在闡述拼搏的意義,而蘋果在詮釋想象力的價值。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思辨的生活。
今天,品牌廣告在做公眾溝通的時候,享樂和成功依然是最重要的兩個點,但部分品牌已經(jīng)開始試圖引導消費者進行精神方面的追求,這接近于亞里士多德的思辨生活。這個變化也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消費社會的轉型。
05 從炫耀的美好生活到思辨的美好生活
最后說回文章開頭各大平臺所強調的美好生活。
用戶在美團、抖音、小紅書都會分享生活,但這些生活看起來很多時候是炫耀的美好生活,他們展現(xiàn)出的的生活,大部分不是100%的現(xiàn)實。
不管是美團上一頓美妙大餐,還是抖音、小紅書上經(jīng)過裝點的美妙、趣味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說,它們更像是一種“突然的自我”,那是一種在被迫的工作之外的,偶然間迸發(fā)的生活理想,它們看起來有趣而完美,但這不是常態(tài)。
分享這些生活的目標很多時候是以點贊或獲得認同為第一要義,換句話說,這是炫耀的美好生活。
炫耀的生活稱不上是美好生活,因為它不是發(fā)自內心的,而是為了讓別人羨慕,因而這樣的生活本就是不自由的。
相反,自由選擇的美好生活應該是發(fā)自內心的,它不以獲得點贊為目的,而是以探索和求知為目標,也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謂思辨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各大平臺雖然都強調美好生活,但并沒有解釋什么叫美好生活,也沒有指引用戶如何實現(xiàn)美好生活。
當然從歷史的進程來看,平臺上所分享的生活,代表了真實生活的情況,以享樂和成功為主要內容的美好生活也是現(xiàn)階段的社會現(xiàn)狀。當有一天,物質極度豐富,人們對于享樂和成功都沒有太大興趣,而是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的時候,也許平臺上自然分享的東西才是美好生活的本來面目,到時候也沒人在乎點贊量,當然也許這樣的平臺也就不需要了。
2012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提出,毋庸置疑,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同樣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資料
《法哲學與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學》
《亞里士多德全集》
《工作、消費主義與新窮人》
《劉擎對話小紅書COO》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于東來的“爹味兒”,把胖東來從“風口”推向“浪尖” ?
- 讀懂了vivo的用戶腦、產(chǎn)品心,就讀懂了國產(chǎn)第一如何煉成
- 蘋果手機iPhone 16一到2025年就降價,這次還會有人“上套”嗎?
- 2024年度VR產(chǎn)業(yè)回顧:混合現(xiàn)實頭顯成為主流;國內VR大空間強勢崛起
- 阿里獨家合作,亞馬遜“親測”代言,雷鳥創(chuàng)新打造 AI 眼鏡新標桿,媲美 Meta !
- CES 2025 搶先揭秘:XR領域新品爆料,AI眼鏡成焦點
- 2024 XR年度大事件TOP 10
- 先誅蘋果,再滅Meta?三星、谷歌、高通組“失敗者聯(lián)盟”,能否贏得XR領域終局之戰(zhàn)?
- Meta高端AR眼鏡Orion全揭秘:五年內上市,或無緣國內市場,大概率撞車蘋果
- 庫克進軍游戲圈?蘋果Vision Pro與索尼達成合作 后者發(fā)行游戲剛拿下TGA年度最佳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