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智能汽車8月9日 乘聯(lián)會8月8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7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173.2萬輛,批發(fā)銷量195.6萬輛;同期,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87.8萬輛,批發(fā)銷量94.5萬輛。按此計算,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市場滲透率達到了51.1%,已過半數。
這也是中國汽車市場有史以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第一次在整月維度上突破50%。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能源轉型賽事過半,中國汽車產業(yè)將向更高的層次進發(fā)。
這一成績的實現(xiàn),并不令人意外。今年年初,比亞迪集團總裁王傳福就曾在一次演講中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從2020年開始,滲透率持續(xù)保持翻倍式增長,去年全年已達到35%,預計今年單月將超過50%。而在2024年下半年的第一個月,王傳福的“預言”就已成真。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增長,早年主要由政策補貼推動。近兩年來,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僅沒有出現(xiàn)下降,反而持續(xù)增長。這說明,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已經進入市場導向期,消費者在用真金白銀支持新能源汽車。
這一趨勢也給車市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各大商場的一層成為了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秀場”,而傳統(tǒng)燃油汽車品牌的業(yè)績則越來越差,甚至有經銷商出現(xiàn)了破產跑路的情況。消費者付了定金卻提不到車,老車主的售后也成為了難題。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正在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狂奔,差距越來越大。
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性能、舒適體驗及用車經濟性等多個維度,都超過了傳統(tǒng)燃油車。特別是近兩年來,集燃油、插電、增程、純電于一體的插混車型普及,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
以比亞迪旗下的DM插混技術為例,今年5月,比亞迪宣布其新一代DM技術實現(xiàn)了百公里2.9L的超低油耗。這套系統(tǒng)的插混專用發(fā)動機熱效率達到了46.06%,實現(xiàn)了全球量產發(fā)動機中最高的熱效率。
如今,中國汽車在純電、混動等多個領域,已實現(xiàn)了技術的全面領先。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還通過全產業(yè)鏈布局,實現(xiàn)了成本優(yōu)勢。技術、成本的全面領先,讓中國汽車工業(yè)在新能源時代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達到了279.3萬輛,以上汽、奇瑞、比亞迪、長安、長城、吉利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市場的銷量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新名片。讓全球人民開上更好的汽車,正在成為中國汽車品牌追求的目標。
- 首屆王朝盛典舉行:華夏風韻與未來科技并行,品牌文化與科技完美對話
- 2025首屆王朝盛典舉行:定義國潮美學,悅享朝粉盛宴
- 比亞迪盛世旗艦漢L唐L全新設計正式揭幕,龍顏美學全面進化
- 日本2024年EV銷量:比亞迪超越豐田,同比大增54%
- 京西集團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國產,磁流變元年啟航
- 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首次突破1200萬輛,連續(xù)十年居全球第一
- 煥新Model Y上線,國內車企何以應對?
- 特斯拉在美召回約23.9萬輛電動汽車,存在后視攝像頭故障
- 特朗普說上臺后要加關稅 汽車供應商在考慮生產搬遷
- 何小鵬回應特斯拉煥新 Model Y“撞臉小鵬” :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