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浪科技 張俊
剛剛宣布2024年扭虧為盈的賽力斯(131.300, -1.34, -1.01%),卻給出了一份慘淡的月銷量數(shù)據(jù)——無論從產(chǎn)量還是銷量口徑來看,賽力斯今年1月均遭遇了腰斬。
分析師認為,問界M8即將推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購車需求。不過從長遠來看,華為已經(jīng)推出了四個智選車品牌(四界),賽力斯能夠獨家享受的華為紅利正在逐漸消退。
例如在春節(jié)期間,余承東將營銷重點放在了享界和智界上,而智界又與問界的一些車型存在定位重合,兩者銷量難免會有互相影響。
除了抱緊華為大腿,賽力斯也推出了新品牌藍電汽車嘗試自力更生。但該品牌誕生近兩年來一直不溫不火,品牌影響力和銷量表現(xiàn)都難與問界相提并論。
開年不利,銷量腰斬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應迎來“開門紅”,但賽力斯集團卻交出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鏡的成績單。
其近日公布的今年1月份產(chǎn)銷快報顯示,1月總產(chǎn)量22623輛,同比下滑50.29%;總銷量22430輛,同比下滑45.8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ǎn)量為19889輛,同比下降48.67%;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906輛,同比下降51.39%。
這個月,賽力斯集團的產(chǎn)銷量均遭遇了腰斬。
夏至良時咨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yè)分析師楊懷玉向新浪科技表示,賽力斯集團1月成績不佳背后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2025年春節(jié)較早,集中在1月份,這導致了工作日減少,消費者購車時間被壓縮,市場整體需求下降;二是賽力斯即將推出的新款車型問界M8可能使部分消費者選擇等待,而不是在1月份購買現(xiàn)有車型;三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他品牌不斷推出新車型,分流了賽力斯的部分市場份額。
具體來看,春節(jié)工作日縮短確實會影響購車需求,不過還是有不少車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比亞迪(325.880, -1.02, -0.31%)1月銷量約30.05萬輛,同比增長近五成;吉利汽車總銷量為26.67萬輛,創(chuàng)下單月歷史新高;新勢力的小鵬汽車1月銷量為3.04萬輛,同比增長268%。
新款車型方面,今年1月,工信部發(fā)布了問界M8車型申報信息,定位在問界M7和問界M9之間,提供5座和6座布局,預計今年上市。這確實會造成部分用戶推遲購車需求,等待新款車型。
不過,賽力斯集團今年1月也有好消息。
在銷量方面,根據(jù)賽力斯集團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景智慧旗艦SUV問界M9今年1月交付12483輛,連續(xù)10個月蟬聯(lián)中國豪華市場50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第一。
在財務狀況方面,賽力斯集團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業(yè)績預盈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442億元到1467億元,同比上升302.32%到309.30%;預計2024年度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億元到6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xiàn)扭虧為盈。
正在失去華為獨寵光環(huán)?
2024年11月,華為與江淮汽車(42.160, 0.23, 0.55%)合作的尊界S800正式亮相,預售價100萬-150萬元,是鴻蒙智行旗下百萬級豪華品牌尊界的首款車型。這也意味著華為鴻蒙智行正式集齊了四界: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與奇瑞合作的智界,與北汽合作的享界,與江淮合作的尊界。
其中,問界是華為鴻蒙智行打造的首個品牌,依托華為的產(chǎn)品、技術、品牌實力以及渠道能力,問界大賣也讓賽力斯不斷迎來利好。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至2023年,賽力斯凈利潤分別為-17.29億元、-18.24億元、-38.32億元和-24.50億元,四年累計虧損98.35億元。而2024年,賽力斯實現(xiàn)扭虧為盈,股價也是不斷攀升。
不過,隨著四界集齊,賽力斯已不再是華為獨寵,華為的流量光環(huán)也正在被分食。
以今年春節(jié)為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就將營銷宣傳的重心放在了享界和智界上。春節(jié)前,他就發(fā)微博表示,訂購了一臺鴻蒙智行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這個春節(jié)打算開享界S9全程智駕回安徽老家,陪年邁的父母一起過年;臨近除夕的直播也是駕駛享界S9進行;而在返程時,他又開上了智界R7,不斷分享駕駛感受,甚至上演了一場“雞蛋保衛(wèi)戰(zhàn)”。
值得注意的是,余承東此次重點宣傳的智界R7與問界M7屬于直接的競爭對手,兩款車均為中大型SUV,其中問界M7售價為24.98萬-37.98萬元,而智界R7售價為24.98萬-33.98萬元,價位段上也存在重合。
楊懷玉認為,智界和問界兩個品牌之間會有一定的互相影響,因為他們的定位都有終端市場,也是依靠智能化來吸引消費者。他指出,賽力斯問界需要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品牌建設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同時與華為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制定市場策略,避免內(nèi)部競爭。
另外,不只是鴻蒙智行體系能夠獲得華為的技術加持,隨著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分拆,越來越多的車企正在享受華為的技術紅利。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分拆的主體為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2024年8月20日,長安汽車(14.080, 0.54, 3.99%)旗下的阿維塔首先宣布出資115億元入股引望,持股10%;緊接著,賽力斯也于8月25日發(fā)布公告稱,將購買引望10%股權,交易金額為115億元。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表態(tài),華為希望把引望打造成汽車產(chǎn)業(yè)智能化開放平臺,后續(xù)引望將繼續(xù)對戰(zhàn)略合作伙伴開放股權,同時引望未來將基于市場化原則運作,對所有客戶按照公平、開放、共贏的原則提供產(chǎn)品和服務。
自主品牌何時能成氣候?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剛剛扭虧為盈的賽力斯正在考慮赴港上市。
2024年底,有媒體報道稱,據(jù)知情人士透露,賽力斯或赴港二次上市,將聘請中金、中信建投(24.740, -0.05, -0.20%)為其上市保薦團隊。“賽力斯目前處于赴港IPO前期準備階段,目標籌資逾10億美元,最快計劃于2025年完成?!敝槿耸勘硎尽a槍Υ耸?,賽力斯方面未予置評。
不過,要講出IPO故事,也不能只靠華為紅利,更何況還是正在被稀釋的紅利。
除了抱緊華為大腿,賽力斯也在嘗試自力更生,其于2023年3月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藍電汽車,相比問界定位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藍電汽車的定位則是智能電動汽車普及者。
當年3月,藍電品牌首款車型藍電E5正式上市,新車定位電混中型SUV,搭載比亞迪的弗迪電混系統(tǒng),共推出兩款配置4款車型最低13.99萬起;2023年11月,藍電汽車推出純電動緊湊型SUV藍電E3,搭載比亞迪弗迪動力電機的同時,采用HUAWEI HiCar車機,該車型共有2款配置,售價區(qū)間為13.98萬-14.58萬元;2024年10月,藍電E5 PLUS正式上市,搭載賽力斯超級電混系統(tǒng),以及HUAWEI HiCar 4.0,發(fā)布五款車型,官方指導價9.98萬-13.58萬元。
整體來看,藍電汽車的價位段在15萬元以下,并且在一些核心技術方面一定程度上還是要依靠外部力量,來支撐產(chǎn)品賣點。根據(jù)第三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藍電汽車的主力車型藍電E5的月銷量一直在數(shù)千輛的水平徘徊,成績并不算理想。
楊懷玉指出,藍電品牌需要與問界品牌形成互補,突出其在價格、配置、設計等方面的差異化優(yōu)勢,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同時通過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提升藍電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潛在用戶。
- 比亞迪大手筆推進全民智駕:實現(xiàn)高階智駕全覆蓋,讓好技術人人可享
- 9萬級智駕“平替”,第二代秦PLUS智駕版開啟家轎智駕普惠時代
- A級家轎亦可享高階智駕!第二代秦PLUS智駕版7.98萬起
- 比亞迪重磅發(fā)布全民智駕戰(zhàn)略:全系車型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
- 黑芝麻回應與比亞迪合作:系長期合作關系,助力日常業(yè)務發(fā)展
- 跌51%!華為“寵兒”,月銷量腰斬 | 次世代車研所
- 1月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生變:小米首次超越賽力斯
- 比亞迪1月銷量超30萬臺:坐穩(wěn)中國銷冠,出口飆升83.4%
- 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前十出爐,比亞迪427萬輛排名第五
- 深耕智能汽車技術!華為旗下引望智能申請“5D蟹行”“華爾茲掉頭”商標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