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一天,兩人打賭。
詹姆斯說:“你不久以后養(yǎng)一只鳥。”
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打算養(yǎng)一只鳥。”
沒過幾天,卡爾森的生日收到了詹姆斯的禮物——一只精致的鳥籠。
卡爾森收到后笑了笑說:“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我不會養(yǎng)鳥的。”
從此以后,只要卡爾森家中有人來訪,客人們看到卡爾森書桌旁那只空蕩蕩的鳥籠,都會無一例外的問:“卡爾森教授,你養(yǎng)的鳥什么時候死了?”
卡爾森也不得不的一次又一次的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yǎng)過鳥。”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的困惑和有些不解的眼光。
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只鳥。詹姆森的“鳥籠效應”成功了。
這就是著名的鳥籠效應,也是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學之一。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人們在獲得了一件舍不得丟棄的東西時,會繼續(xù)添加更多與之相關但不需要的東西,即使你很清楚這不是你想要的,這是因為“鳥籠效應”就像一把鎖,鎖住了人們的思維能力。
例如,當你的朋友送給了你一件華麗的上衣時,你自然會認為壁櫥中沒有合適的褲子可以匹配這件上衣。當你購買了與之相配的褲子以后,又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可以搭配的包包。無形中,因為這件意外的華麗上衣,你做出了很多之前沒有想過的消費。大多數(shù)聰明的商人都會利用“鳥籠效應”來促進沖動性消費。
那么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被營銷陷阱洗腦呢?首先當面對各種各樣的免費和打折信息時,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冷靜期。經(jīng)過冷靜的思考后,很容易抵制誘惑。畢竟,盡管這些東西是免費的,但你要清楚的是,不需要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垃圾。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懂一點心理學,可以使我們更好的面對風險與誘惑,北京高教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知名上市教育集團公司投資。其中的心理咨詢教育由多位心理、教育專家及資深心理咨詢師、培訓師組成,旨在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培訓、咨詢教育幫助讓更多人快速走出困惑、享受輕松愉悅的生活。同時為有意愿在心理行業(yè)發(fā)展的人士提供實習、鍛煉、成長與發(fā)展的平臺,能讓更多致力于從事心理行業(yè)的人員快速提升相關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