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主題是關于很多家長都很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孩子需要學習或者安靜的時候總是動個不停,難于專注于當前的任務。
首先要先教家長去區(qū)分清楚躁動的不同類型。我們依舊先從能力和態(tài)度這兩個因素作為判斷的標準。就是要先了解“能不能”還是“想不想”的問題。如果這個孩子沒有能力安靜下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孩子自己也很想靜下來不動,比如說上課聽講的時候他也知道不能一直動個不停,也想聽老師的話做個好學生,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是這件事不在他的能力范圍內想做就可以做到的。
能力不足的原因更多的是來自大腦先天機能的部分。怎么能檢測?可以去醫(yī)院,兒童醫(yī)院都有這樣的檢查。我們機構在線下是通過腦波測評的方式來檢測孩子是否有興奮型注意力分散的問題。這是由于大腦前額葉發(fā)育不足導致了控制行為的能力弱。家長們要明白孩子生性好動是正常的,好動本身沒有問題,如果一個小孩子呆呆的不愛動才是需要擔心不的。其實我們需要的是能不能在該動的時候動,不該動的時候不動。該動的時候不動就變成了自閉癥,不該動的時候還是動,那就是多動癥。所以在這里家長們不要有一個誤區(qū),我們其實考量的是控制力而不是動不動的問題。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不動,而是要增強他們的自控力,在不該動的時候不要動。家長們同意嗎?
當然,自控力在不同的年齡段也是有標準的,畢竟它是一種能力,是隨著我們大腦神經發(fā)育的水平而發(fā)展的。也可以說是專注力的標準,如果您的孩子不光是躁動不安,還伴隨有激勵的情緒反應和沖動的行為舉止,我就會建議您要帶孩子去醫(yī)院做一個注意力方面的檢查。因為如果已經患有ADHD多動癥的孩子是需要幾種方式配合訓練治療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接下來我們來說第二種情況,也就是孩子能力上可以做到了,靜不下來是因為環(huán)境因素和心理原因造成的。
孩子們天生好奇,富有探索性。他們渴望學習,他們是可以‘活在當下,并且可以非常專注的。但,現(xiàn)在的孩子們和成人一樣,太忙了。今天這個補習,明天那個興趣班,搞得很累,事情一多就容易分心,無法安靜。許多孩子做了太多事情,而很少有時間僅僅就是安靜的“在那兒”。因為我們要求他們快速成長,他們必須不停地學習和記憶,而且內容很快就變得非常多。他們似乎一直處于開啟狀態(tài),就像一匹小馬,一直在跑一直在跑,無法停下來。也不能按“暫停“鍵。沒有“空白”的時間段可以放空自己的想法,細心去覺察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所以大部分孩子都表現(xiàn)出很躁動的狀態(tài),無時不刻的在擔心自己是不是還有作業(yè)或者任務沒有做完,有沒有犯錯,是不是又要挨批。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的安全感是不足的。
安全感不足像一只受驚的小鳥,時時刻刻保持警惕的狀態(tài)覺察周圍有沒有危險發(fā)生。這么以來就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現(xiàn)象叫身體內置緊張。什么意思?這種緊張是種本能不由我們的意識所控制。當我們人類處于緊張危險的狀態(tài)時,就會啟動安全模式,是什么呢?要么戰(zhàn)斗,要么逃跑。這兩種模式呢都是體力活兒吧,都需要我們的四肢發(fā)力呀,所以身體就會配合將全身的血液調動去到四肢。這樣就會導致我們的大腦處于血氧不足的狀態(tài),因為在危險的情況下動身體比動腦更重要呀,這時候我們不太需要動腦思考。
想象一下當一只熊張大嘴在你背后馬上要撲上來時,難道你還可以先用腦子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先做完這道奧數(shù)題再跑呢?我是該往左面跑還是該往右面跑呢?那等你想完估計你也已經完完了對吧。
所以為什么我們有時候上臺發(fā)言一緊張就會大腦一片空白呀,大腦血氧跟不上了,無法思考了。如果家長平時陪孩子寫作業(yè)一直像一只母老虎一樣盯在旁邊,動不動就吼一句,還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手就上去了,這都是會引起孩子的內置緊張,從而本能的啟動戰(zhàn)斗逃跑模式,關鍵是你還發(fā)現(xiàn)越生氣越吼越罵,孩子怎么就錯的更多了呢,到最后這孩子就跟傻了一樣。這是從腦科學的角度告訴我們不要吼不要罵孩子的道理!長此以往因為持續(xù)性的緊張就造成了因安全感缺乏而躁動不安。而且持續(xù)緊張會消耗很多身體和大腦的能量,導致很多孩子的體能和腦能量不足,學習效率和速度都上不去!
那么怎么知道有沒有內置緊張?在這里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站在一塊空地上兩腿并攏,往下做深蹲,一定要蹲到底哦。好,現(xiàn)在看圖,如果蹲下去一定要踮腳后跟的,就跟圖A和圖C的情況一樣。就是出現(xiàn)了護腱反射。當然C圖是運動員為了準備好隨時快速出發(fā)的預備姿勢,是一種有意的準備動作。但是如果您是蹲下去無意識的就會抬起腳后跟話呢,“這個條件反射就是因為緊張引發(fā)的自動過程,縮短了小腿肌并鎖住了膝關節(jié)后面,從而為身體站起來戰(zhàn)斗或逃跑做好準備”。所以長期緊張的人膝關節(jié),后背,頸部肌肉都會一直處于僵硬的狀態(tài)。而且這個時候血液都流向四肢最需要力量的地方,大腦是處于能量不足狀態(tài)的。
不光是孩子,我們成人也是一樣,日常被所有的事情填滿,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去覺察自己。由于近幾年社會的飛速發(fā)展,面對各式各樣的壓力,大部分人身體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亞健康狀況?;谶@類的情況,如何能夠緩解壓力,解除緊張不安的心理狀態(tài)成為了迫在眉睫的需求。那就是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正念冥想,也許有很多家長已有耳聞。包括國內外一些很有名的公司也都已經為員工引進了“正念冥想“的練習,幫助我們應對壓力,保持身心健康。所以同樣的在孩子注意力提升的訓練中我們的正念冥想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并且是非常有效的環(huán)節(jié)。
到底什么是正念:正念就是對當下的覺察,以一種開放和友好的意愿去了解在你身體里和你周圍正在發(fā)生什么。這意味著活在當下,打個比方,刷牙的時候就是刷牙,腦袋里不要想一會兒早飯吃什么呀?今天要去哪里呀,專注于把牙刷好。不帶有評判或忽略任何東西,也不被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帶走??吹胶⒆犹鹈赖男θ輹r,發(fā)生每一個大的或者小的矛盾時,都讓自己處于當下,我們的心不在其他任何地方,不在過去,也不去未來。因為未來是由每一個當下組成的,活好了每一個當下就意味著活好了未來。這種正念、友善的存在方式就會改變我們的行為及我們對自己和孩子的態(tài)度。另外從腦科學的角度講,大腦磁共振影像的研究中顯示,連續(xù)8周每天進行冥想,負責學習、記憶、自我意識、同情和自省功能的大腦灰質會增加,而負責焦慮與壓力的杏仁核也會縮小。
這一法則同樣適用于正念專注力訓練。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其實需要的時間會更短,因為孩子的雜念畢竟沒有我們成人那么多。之前有很多參加訓練課程的孩子在訓練到差不多第5天開始已經有明顯的變化。定期練習,可以一周幾次,也可以天天進行。有些孩子一開始就能接受練習,而有些孩子則表現(xiàn)出抗拒,覺得練習比較無聊或者奇怪的。對這些孩子,你可以征得他們的同意先就一個練習做五次,然后再詢問他們的體驗。
總結一下,孩子的躁動有可能是能力或者態(tài)度兩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我們要先區(qū)分清楚。通過專業(yè)的測評,如果是大腦神經發(fā)育導致的能力不足需要多種治療方式配合進行。如果是因為環(huán)境和心理因素造成孩子經常身體內置緊張,就會缺乏安全感而躁動不安。如果是這種原因,我們就可以通過正念冥想的方式來調整從而提升專注力水平,同時家長也要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家長本身也有容易焦慮緊張的,可以一起做正念冥想的訓練,這樣就不容易將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了。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