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 Markets交易解析:非典型成功!耶魯傳奇操盤手史云生締造超額價值!

成功操盤手總有一套獨特的交易法則與經驗,其中大衛(wèi).史云生絕對是其中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大衛(wèi).史云生(David F. Swensen)是耶魯大學首席投資長,在他領導的二十年期間,耶魯大學的校務基金從10億美元增長到312億美元,此基金增長是前所未有的紀錄,因而使史云生被市場奉為法人機構界的巴菲特。到底史云生團隊是如何創(chuàng)造非凡的報酬率,讓耶魯大學能在捐贈基金圈擁獲崇高的地位呢?

經濟學家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arry Markowitz卻認為,分散風險能帶來免費的午餐,因為分散投資既能分散風險,也能以更低的風險獲得相同的報酬,或是換個說法,在相同的風險水平上能獲得更高的報酬,史云生是以分散投資方法來幫助耶魯大學,也就是說他選擇多種資產作為投資對象,進而取得了更好的報酬。

透過上圖,可發(fā)現雖然史云生投資組合與標準普爾500的走勢相當接近,但其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勝過大盤的,底下,將由CPT Markets分析師分享史云生到底是如何成功的。

首先,史云生是相當強調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他認為90%的報酬都是來自資產配置,只有剩余的10%才取決于買賣時機點與投資目標,CPT Markets分析師解釋史云生這段話,大部分的投資者都認為他們可以比別人找到更好的時機點來進出場,或是他們總認為自己能找到更具爆發(fā)性的目標,但這情況的關鍵在于,這個市場是屬競爭的,當你買在更好的時機點時,就代表另一個人賣在最壞的時機,但我們真能確保自己能夠始終在競爭中領先嗎?

千萬別忽略了,在這個競爭循環(huán)中會有摩擦成本,像是手續(xù)費,因此要想在競爭中獲取超額報酬,是稀少且很困難的,而這也是為什么資產配置相當重要,簡而言之,我們將資金分配在不同資產,從而取得不同資產應得的基礎報酬,同時亦能夠透過資產配置管理風險。

而第二項關鍵要點在于采取再平衡操作,面對市場毫無預警的波動,再平衡操作可以提升投資組合的報酬,舉個例子來說,股災勢必會導致資金逃亡,因此許多人會在崩盤前高價進場,并在崩盤后低價賣出,明顯的是,這種作法較不太可能會創(chuàng)造出高績效,因此根據史云生的投資法則,投資人應該每季、每半年或每年審視投資組合并審慎評估再平衡的必要性,如此才能長期達成目標。

CPT Markets分析師提醒到,再平衡的最大意義在于控制風險,隨著資產的成長,投資組合比例就會發(fā)生變化,而當比例發(fā)生變化時,風險自然而然會與原本預期的有所不同,平衡就是在修正這種風險變化,很多人之所以在操作上有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再平衡,從而導致發(fā)生超出預期風險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