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一項以青年學生為主要群體的HIV 檢測試紙使用者網(wǎng)絡調查在全國33個省市,直轄市和自治區(qū)完成。調查共回收1607份有效問卷,其中18-24歲人群占85.56%,大學生占比83.37%,數(shù)據(jù)直觀呈現(xiàn)了調查對象對HIV檢測的行為偏好與認知盲區(qū),如“51.87%的HIV快速檢測試紙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用戶最看重其時效性與隱私保護優(yōu)勢。”
此次調查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家庭健康守護與科普公益計劃”主辦,京東健康、萬孚健康提供公益支持,得到了相關專家的支持。調查旨在了解HIV檢測試紙使用者的檢測目的、偏好與體驗,以及HIV核心知識知曉率的掌握現(xiàn)狀,為優(yōu)化HIV健康教育、檢測咨詢和心理干預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據(jù)。
13.25%受訪者曾用過HIV快檢試紙,獲取渠道多樣化,電商為主要來源
在1607名調查對象中,約13.25%(213人)曾使用過HIV快檢試紙。談及未使用過的原因,81.42%的受訪者表示“不認為自己有感染HIV風險”,僅3.59%因已在醫(yī)院或其他機構進行過檢測而未使用試紙。
對于HIV快檢試紙的檢測優(yōu)勢,受訪者最認可以下三點:“15分鐘快速獲知結果”(33.64%)、“隱私保護”(29.91%)、“隨時隨地檢測的便利性”(26.17%)。獲取或購買渠道方面,電商平臺占比穩(wěn)居首位(51.87%),其次為校內(nèi)學生社團或公益組織(17.76%)。校外社區(qū)工作小組或公益組織,以及實體藥房或醫(yī)療器械店的占比均為7.48%,體現(xiàn)了快檢試紙獲取方式的多樣性。
檢測目的方面,主要目的是“習慣性定期檢測”(33.64%),其次為“曾有過高危行為后想到檢測”(23.36%)。需要關注的是,26.64%的性伴侶數(shù)量在2-4人之間。目前,我國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為性傳播,因此在性行為中做好自我保護應該成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核心內(nèi)容之一。
快檢試紙“尿液”滿意度最高,“指尖血”使用最多,多病共檢趨勢顯現(xiàn)
HIV快速檢測試紙主要通過檢測血液、口腔黏膜滲出液(常稱為“唾液”)或尿液中的HIV抗體來篩查HIV感染情況,一般可在10-30分鐘內(nèi)得出結果。
調查顯示,血液檢測仍為最主要方式,占77.57%;其次為唾液(25.23%)和尿液(13.08%)。在滿意度評價中,尿液檢測的“非常滿意”比例最高(79.31%),其次是唾液檢測(46.3%),而血液檢測僅為36.53%。在選擇下一次檢測方式時,用戶更傾向于繼續(xù)使用最近一次的檢測方法,其主要原因分別是: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無痛以及自認為準確性更高。
京東健康的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血液檢測試紙的成交額占比超八成。值得一提的是,多病聯(lián)合檢測的消費占比明顯增長,從2019年10%上升至2024年的20%。本次調查也顯示,43.46%的調查對象選購過HPV、梅毒等其他性病快速檢測產(chǎn)品,進一步反映了多病共檢在用戶檢測需求中的重要性。
結果是否等于確診?受訪者認知分歧明顯,但機構確證意愿高
盡管64.49%的用戶認為快檢試紙“準確”,但對結果是否等于確診,意見分歧較大。其中,35.05%認為等同確診,29.91%表示不確定,還有35.05%明確表示否定。然而,檢測后愿意前往專業(yè)機構進行確證的比例較高,“非常愿意”和“愿意”合計達到73.83%,僅有13.77%的用戶表示不愿意。
與此同時,檢測中有54.67%的用戶表示曾感受到焦慮或恐慌情緒。這種心理負擔主要源于對感染風險的不確定性(49.57%)、感染后果的擔憂(48.72%)以及窗口期可能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的顧慮(39.32%)。
專家特別提醒,“早檢測、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幫助HIV感染者控制病程進展、保證身體良好狀況、獲得正常預期壽命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使用HIV快速檢測試紙得到的檢測結果不是最終的診斷結果,僅可作為參考。如果試紙結果為陽性,要及時到疾控中心或醫(yī)院進行復查和確證,獲得最終的診斷結果。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