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發(fā)布了新報告“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隨著電動汽車銷量不斷打破記錄,供應鏈成為焦點。電池通常占電動汽車(EV)價值的30%至40%,而實現凈零的競賽將把注意力集中在制造它們所需的關鍵礦物和金屬的供應安全上。
2021年電動車銷量繼續(xù)破紀錄,考驗電池供應鏈彈性
世界上很少有清潔能源行業(yè)像電動汽車市場那樣充滿活力。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打破新紀錄,全球近10%的汽車銷量為電動汽車,是2019年市場份額的四倍。與2020年相比,電動汽車的公共和私人支出翻了一番。
中國占2021年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的一半。2021年中國的汽車銷量(330萬輛)超過了2020年的全球銷量。在2020年的繁榮時期,歐洲的銷量繼續(xù)強勁增長(增長65%,達到230萬輛),在經歷了兩年的下降之后,美國電動汽車銷售也有所增長(達到63萬輛)。2022年第一季度顯示出類似的銷售趨勢。
電池和礦產供應鏈圍繞著中國
中國生產了全球3/4的鋰離子電池,擁有70%的正極產能和85%的負極產能(兩者都是電池的關鍵部件)。超過一半的鋰、鈷和石墨加工和精煉能力位于中國。
歐洲負責全球超過1/4的電動汽車組裝,但除了20%的鈷加工之外,它的供應鏈很少。美國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的作用更小,電動汽車產量僅占10%,電池產能僅占7%。
韓國和日本在原材料加工下游供應鏈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特別是在技術含量高的正極和負極材料生產方面。韓國占全球正極材料產能的15%,而日本占正極材料產量的14%,負極材料產量的11%。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