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祭祖,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件莊重肅穆的大事,其意義在于表達對故去親人的哀思和懷念之情,祈愿他們在“天國”能夠過得舒心。這一傳統(tǒng)已有千年之久,可以稱得上是亙古不變了。
可是這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人的出行受到限制,雖說清明掃墓的傳統(tǒng)還在,但掃墓的方式卻不得不變了。今年清明節(jié),有人在網絡祭祀平臺上“云掃墓”,還有人在外賣平臺上找人“代掃墓”。當然,我相信這些人以年輕人居多,一來他們對互聯網產品的操作較為熟悉,二來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出于疫情防控的原因選擇“云掃墓”,是不得已而為之,已故先人若地下有知也必然能夠理解??烧漳壳耙咔榈那闆r來看,防控已然成為一種常態(tài),“云掃墓”一旦因此而盛行起來,久而久之會不會也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甚至于把傳統(tǒng)的掃墓方式視為舊風陋習呢?
依我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與傳統(tǒng)現場掃墓方式相比,云掃墓綠色環(huán)保、省時省力,又因為結合了時下的互聯網技術,好像更具“與時俱進”精神。中國人雖然念舊,但又提倡凡事向前看,逼著自己跟上時代發(fā)展。大家都云掃墓了,我怎么能自甘落后做個老頑固呢?
很多新風俗就是這么來的。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春節(jié),過去春節(jié)家家戶戶放鞭炮,但因為環(huán)保政策的要求,鞭炮被禁止燃放了,一開始是“不能放”,時間一長成了“不想放”,等到不放鞭炮的一代成長起來,放鞭炮這項傳統(tǒng)就徹底消失了。春節(jié)不放鞭炮由此成了一股新風。
鞭炮放不放,其實無傷大雅,放,無非是圖個喜慶熱鬧,不放,也不會損失什么。可是清明掃墓與春節(jié)放鞭炮又有很大不同,這項傳統(tǒng)不能說丟就丟了。如何不同呢?
首先來說它絕不是什么舊風陋習。從本質上來說,掃墓是向已故親人表達哀思之情的一種形式,盡管從現代科學和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它并不具備實質性的意義,所謂“天國”也不過是人們不切實際的想象。但掃墓的行為卻不可劃歸到封建迷信的范疇之內,從睹物思情、寄情于物的角度來講,它更應該被視為一種詩意化的情感表達。
再者來說,掃墓是一種極其私人化的行為,他人不可代為行之。請托他人代掃墓,實際上是把掃墓當成了一項需要完成的任務,淪為一種徒有其表的形式主義。如果自己親人的墓地都可以由他人代掃,那么何不“就近掃墓”呢?你幫我掃,我?guī)湍銙撸蠹夷沟毓蚕?,互幫互助豈不是更經濟環(huán)保?
至于在網絡祭祀平臺“云掃墓”,我覺得也十分不妥。親人葬在墓地里,而不是葬在網絡上,既然是掃墓,自然要掃那看得見摸得著的墓地,而不是在虛無縹緲的網絡上假裝掃墓。與其云掃墓還不如不掃墓,就是在心里默默哀思,或是在家中辦一個簡單的儀式,也比云掃墓更有意義。
話說回來,云掃墓為何能夠悄然流行起來,背后自然跟一些唯利是圖的商家推動不無關系。有些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把掃墓這件莊重肅穆的事情生意化,某些網上陵園甚至搞起了直播平臺常見的“打賞”那一套,掃墓成了“刷禮物”,為掃墓的過程增添了許多娛樂色彩,實在是對先人的大不敬。
總而言之,疫情期間迫不得已的“云掃墓”情有可原,但“云掃墓”絕不可以成為一種新風氣,那樣掃墓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ヂ摼W能解決的問題很多,但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有很多。用互聯網技術來掃墓,不是一股新風而是一股歪風。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