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與金融絕緣,幾乎已經成為了金融科技行業(yè)的共識。看看螞蟻金服、京東數科的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一絲端倪。
在很多情況下,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之所以會和金融絕緣,并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金融科技的進化之道,而是因為以收割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fā)展模式的天花板越來越近。
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科技的轉型和升級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縱然沒有監(jiān)管,以收割流量為主導的金融科技依然是面臨著轉型的。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脫離了它的本質——回歸實體,而僅僅只是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消費端。
慶幸的是,一場以互聯網金融的規(guī)范為主導的監(jiān)管,最終讓金融科技的玩家們看到了金融的本質,更加看到了自己在這樣一場深度變革當中理應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成為金融的賦能者,助力金融機構更好地轉型升級,發(fā)揮好自身在科技上的優(yōu)勢,才是他們未來可以更多發(fā)展機會的關鍵所在。
那么,金融科技轉型之后的未來之路究竟在哪?誰會是金融科技的接棒者呢?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金融行業(yè)本身。透過金融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化來尋找金融科技玩家轉型之后的新發(fā)展機遇,并以此窺探到金融科技轉型之后的進化之道。
我們都知道,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后,越來越多的行業(yè)開始與互聯網產生了深度而又全面的聯系,互聯網已經從某些玩家的專屬,逐漸成為幾乎所有行業(yè)的標配。金融科技也不例外,互聯網金融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互聯網技術和模式對于其他行業(yè)的改造一樣,互聯網之于金融更多地表現在表層的改造上,比如線上銀行,線上借貸等諸多衍生于互聯網的金融新類型,幾乎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來看,互聯網對于金融的線上化或者去中間化,提升了金融行業(yè)的運行效率,優(yōu)化了用戶體驗,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借助互聯網的方式來一味地放大金融的傳統(tǒng)功能和屬性,而無法對金融本身進行深度變革,那么,這樣的放大非但無法促進金融的發(fā)展,甚至還會對金融行業(yè)帶來傷害。
我們看到的諸多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跑路,幾乎都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事實上,在這個時候,互聯網對于金融行業(yè)的效率提升早已不再是一個積極的促進,而是變成了一種消極的影響。所謂的賦能和改造,還是要回歸到金融行業(yè)本身,通過對金融本身的深度賦能和改造來實現,只有這樣,金融的進化才會有可能真正進入到一個良性的發(fā)展軌道里。
很顯然,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這樣一場金融科技的轉型和升級,正是遵循著這樣一個思路延展開來的。
無論是螞蟻金服,還是京東科技,他們都開始將更多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技術上,試圖通過技術的方式實現對于金融行業(yè)的深度改造,以此來探索出一套更加良性的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之道。
同早期它們僅僅只是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自身所擁有的龐大的流量,然后以這些流量為出發(fā)點來尋找新的發(fā)展之道不同,經歷了洗禮之后的玩家們更多地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技術上,特別是那些能夠給金融的底層元素和底層邏輯帶來改變的技術上。
無論是區(qū)塊鏈技術,還是人工智能技術,無疑無一不是如此。
這才是金融科技本該有的樣子。
盡管徹底地與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的絕緣,業(yè)已成為幾乎所有金融科技玩家的共識,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技術身上,而沒有找到一條正確的金融科技的轉型和進化之道,那么,很有可能金融科技的發(fā)展和進化又將會從一個極端轉向另外一個極端。
我認為,金融科技在轉型之后,正確的發(fā)展方式應當更加關注的是科技對金融的深度賦能以及這些賦能所帶來的深度改變上。如果僅僅只是一門心思地研究技術,而忽略了技術與金融的結合,那么,轉型之后的金融科技無疑是一個柏拉圖式的技術理想國。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實現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呢?
我認為,應當找到技術與金融的統(tǒng)一的表達方式。這個統(tǒng)一的表達方式,既可以被科技所接受,又可以被金融所接受。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實現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的自由流動。
如果僅僅只是將技術看成是工具,甚至僅僅只是將技術看成是幌子,而忽略了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那么,所謂的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是完全無法實現的。金融科技的上半場,幾乎都是沿著這樣的路徑發(fā)展的,后來的故事,同樣向我們證明了這樣一種發(fā)展模式是無法獲得長久且持續(xù)的發(fā)展的。
如果我們把技術和金融看成是兩個物種的話,那么,它們之間是存在的一定的共性的。這個共性,便是現在經常提到的數字化。科技可以數字化,金融也可以數字化,有了數字化之后,金融與科技便有了統(tǒng)一的表達方式。
當金融和科技有了統(tǒng)一的表達方式之后,兩者之間就不會再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貌合神離的情況,而是可以自由地流動,可以深度地融合。
只有以數字化為匯合點來探索金融科技轉型之后的進化之道,才能讓金融科技的發(fā)展進入到良性的發(fā)展軌道里。然而,金融與科技有了統(tǒng)一的表達方式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需要尋找新的金融科技的發(fā)展之道。
我認為,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最終還是要落腳在金融身上,即金融依然是金融與科技結合體的外在表現形式。那么,是不是如同互聯網金融時代和上半場的金融科技一樣,玩家們僅僅只是依靠收割流量的方式來實現自我價值呢?非也。我認為,當金融與科技在數字化的語境之下實現了深度的融合和改造之后,應當以另外一種姿態(tài)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我們姑且把它稱作新金融吧。
當新金融時代真正來臨,我們看到的將不再是基于消費端的透支以及對于金融的無限放大,而是基于生產端,抑或是產業(yè)端的更好地回歸。換句話說,新金融時代的價值體現,應當更多地體現在它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與扶植的基礎上,而不是體現在對于流量的收割上。
如果我們將尋找金融與科技都能接受的表達方式,看成是金融科技轉型之后的入口的話,那么,以新金融為主導的回歸實體,支撐實體的發(fā)展新模式,則是它的出口。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當科技與金融在數字化的天空下深度融合之際,一場新的變革同樣正在實體經濟領域發(fā)生著。這場新的變革,同樣是以數字化為起點的。
無論是前段的營銷和推廣,還是后端的生產和制造,一場以數字化為底色的新發(fā)展浪潮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這場變革告訴我們,現在的實體經濟正在從傳統(tǒng)的生產要素,邁向以數字化為主導的新的生產要素。在新的生產要素的語境之下,我們再去用傳統(tǒng)的金融和產品來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很顯然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以數字化為底色的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當金融與科技實現了數字化的融合之后,并不終點,只有將融合之后的產品和服務,應用到實體經濟身上之后,才算是終點。
說到底,新金融依然還是要回歸到新的實體經濟身上,通過對新的實體經濟的支撐來發(fā)揮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這個過程當中,賦能的主體依然是業(yè)已深度改變了的新金融機構,而不是科技玩家。
科技玩家僅僅只是扮演的是一個新金融進化的賦能者的絕色,它的價值只有在新金融的玩家對新的實體經濟的玩家完成了深度賦能之后,才能得到體現。
簡單來講,就是以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科技玩家不能再像互聯網金融時代那樣對C端用戶進行收割了。
我認為,這才是金融科技轉型之后的正確發(fā)展路徑。
以金融與科技在數字化上的統(tǒng)一為入口,以金融與科技在數字化后的應用為出口,實現的是金融回歸實體的目的和終極意義。
當我們真正找到了金融在數字化的語境之下的回歸實體的正確發(fā)展之道,并且真正實現了實體與金融行業(yè)的真正融合,才算是真正找到了金融行業(yè)的正確發(fā)展之道,才算是找到了后金融科技時代的正確姿勢。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yè)研究專家,戰(zhàn)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yè)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