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常出行,人們可能會想到地鐵,想到共享單車,想到如今研究正火的無人駕駛汽車。誠然這些出行方式具有很強的普適性,幾乎是人人可參與的。而還有一些相對較為小眾、夾雜了極強的個人興趣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斷地出新或者推陳。比如曾經風靡一時的平衡車,比如如今在美國風頭正盛的電動滑板。
但是電動滑板最近的日子好像不太好過。這個九月,美國共享電動滑板初創(chuàng)公司Lime就接連遭遇了兩起死亡事故,一起是月初一名德州男子不慎跌倒、頭部受到重創(chuàng),另一起則是剛剛發(fā)生的滑板與SUV碰撞。
雖然并不能將電動滑板車就這么給否定了,但其安全性還是應該被重點關注起來。然而即便是如Lime這樣有手柄、可控力比較強的滑板尚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有人卻還在做聽起來更迷人而具有科幻意味的滑板:
懸浮滑板。
有的人用磁力懸浮,有的人上發(fā)動機
滑板與輪滑鞋更大程度上是作為一種愛好而面對消費者的,比如很多大學里面都會有輪滑協(xié)會或者滑板協(xié)會,大家一起對對錢吃吃飯然后散伙兒。傳統(tǒng)的滑板是靠人力行動,玩兒得花的朋友炫起技來也是讓旁人艷羨不已。在很多城市極限挑戰(zhàn)的視頻當中,我們也常??吹交鍚酆谜唢w檐走壁的炫酷鏡頭——但現(xiàn)在有人真的想讓滑板飛起來。
曾經有一名滑板大神上傳了一段懸浮滑板的視頻,搞得許多人尖叫不已。但后來被證實,該視頻系偽造。這仍然激起了人對懸浮滑板的熱情。目前最廣為人知而且有相對成熟的理念的懸浮滑板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采取磁懸浮方案。Hendo是最早提出這項方案的滑板廠商之一,并且已經在2015年推出了自家的二代產品Hoverboard 2.0。該滑板有USB連接接口,配置了安全停動開關,而且電池的續(xù)航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為了增強滑板的穩(wěn)定性,其在“飛行”的時候,底部會伸出四個磁浮,這樣顯得,嗯,好像是有點難看。大家感受一下。
但是Hendo卻表示自家的產品不會用于消費級市場,而是用到太空驅動等科技產品上。這對消費者而言,顯然不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雷克薩斯也推出了自己的磁懸浮滑板。但其與Hendo的磁懸浮方案又有所不同。雷克薩斯在滑板中置入了超導電磁鐵和用來冷卻的液氮。在兩者的作用之下,滑板會產生向上的浮力。或許也可以稱為“反重力”。
而美國ARCA航天公司也設計了一款符合自己公司定位的懸浮滑板Arcaboard。之所以說是符合自己的定位,是因為該滑板跟飛機一樣,是用發(fā)動機給帶起來的。
Arcaboard裝備了一款272馬力和203000W裝機功率的飛行器,長達一米七五,寬76厘米,高度則有15厘米,重量為82千克,最大承載重量不高于110千克。相較之下,Hendo和雷克薩斯的滑板似乎更像滑板。但得益于這些比較大力的裝備,Arcaboard可以飛到30厘米的高度,上述二者則與地面貼得很緊。自然而然,Arcaboard的環(huán)境適應性也較好。
而無論是Hedno、雷克薩斯還是Arcaboard,其研制進程都相對緩慢。除了Hendo出了個還不是面向消費者的二代產品之外,其他二者基本上都是曝出來個新聞之后幾乎就沒什么后續(xù)了,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我們去思考。
平衡和動力:掣肘懸浮滑板的兩大技術難題
在地面上滑和在空中飛,這完全是兩個概念。畢竟雙腳著地才能讓人心里踏實,一旦上了天難免讓人心慌……那么,懸浮滑板在飛起來之后面臨的第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平衡。
平衡的主體分為兩個。首先是人。這就要考驗個人的技術熟練程度了,什么時候該彎腰什么時候調整姿勢,那得個人掌握得好,不然鼻青臉腫總是沒跑的。這個是用技術解決不了的。技術要解決的,是懸浮滑板在飛行時候的智能平衡問題。
比如Arcaboard能飛到30厘米的高度,如何保持平衡對人的安全而言就相當重要了。在地上滑行的時候,只要不是過度前后重量不一,滑板就不會前后翹起來。但在空中只要是稍微重量不平衡,滑板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傾斜情況。那么,滑板就有必要對自身前后距離地面高度的一致性進行評估,出現(xiàn)傾斜可以及時調整。另外還要能對使用者重心進行感應,以便對重心所在的位置施加所謂的“反重力”,以達到滑板的平衡。
可能就是安裝個傳感器的事兒,但具體如何能達到實際的效果,恐怕也是要費一番工夫的。
懸浮滑板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則是動力。雷克薩斯的懸浮滑板使用的液氮冷卻技術有個特點就是特別費氮。在沒人在上面的情況下,滑板能在10厘米的高度停留個20分鐘左右;當然有人就另說了。而Arcaboard這個大家伙每次卻只能飛行3分鐘左右,然后就是幾個小時的充電……可以說是很良心的“通話兩分鐘,充電一小時”了。
如果平衡是為了用戶的安全的話,那動力顯然與懸浮滑板的使用體驗密切相關。畢竟如果是作為一款出行工具的話,一天充一次電可以說是最低要求??朔恿﹃P,怕將是懸浮滑板技術攻關中比較關鍵的一點。
更讓消費者不可親近的是,體驗Arcaboard的三分鐘飛行之旅,要花費差不多2萬美元……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不美麗了。
此外,懸浮滑板的啟停、方向控制也是個問題。而且Hedno還對滑板的使用場景進行了限制:其只能在特定的金屬地面使用。由此可見,盡管懸浮滑板擁有著美麗的科幻力量,但在成本、使用場景、操作技術、安全技術等方面仍然有諸多的問題要解決。而這也必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之事。
它可能很小眾,但值得被看重
老話說得好(也可能沒說過),一朝一夕完不成,那就再加點時間。
滑板當然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讓滑板飛起來毫無疑問更酷。但如果讓滑板飛起來僅僅是為了??幔沁@個??岬某杀具€真有點大。事實上,懸浮滑板如果未來有成熟的一天,其最大的作用應該在于對個人日常出行方式的革新。
在環(huán)境污染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鼓勵民眾采取公共或汽車之外的私人出行方式如自行車、滑板車、滑板等已經成為了有的國家政府所關心之事。而滑板相對于自行車而言更加便攜,可以不用擔心丟失的問題。這是傳統(tǒng)滑板所具備的天然優(yōu)勢。比如美國Inboard公司就在大力推行滑板出行。
而懸浮滑板的速度也很快,可以達到每小時20公里左右,這與規(guī)定的共享電單車的速度差不多。省力又省時,也成為了懸浮滑板相較自行車的另一優(yōu)勢。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既酷炫,又便攜,速度又快,而且非常符合綠色出行的理念,懸浮滑板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私人出行的選擇之一。
可能有人會說:即便吹得再天花亂墜,懸浮滑板也注定不可能成為一種比自行車還要普遍的交通工具。最好的結果,也可能就必平衡車的下場好一點。
針對這樣的不屑一顧,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在很多時候,人類做出種種新的發(fā)明,目的不一定非要每個人都能用得上。它們不一定要全面鋪開才能體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因為它們代表的是科技散發(fā)出來的誘人的想象力,而這才是它們自身最大的價值。
也就是說,懸浮滑板在未來可能仍然只是一個小眾的產品,但是它能“飛起來”。想象一下,在大街小巷之中,有平衡車一路平穩(wěn)直行,有無人駕駛汽車穿梭其中,有懸浮滑板飛來飛去,甚至可能有飛行汽車在頭頂呼嘯而過,屆時我們可能將不由自主地感嘆:那么多東西,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發(fā)明。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