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因為嚴重違規(guī)違法收集個人信息問題,APP被下架,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網民熱論的焦點。不少網友說,他們已經卸載滴滴軟件,今后再也不會使用滴滴出行了。從筆者在網絡上發(fā)起的調查來看,大約有70%的網民表示,今后不會選擇滴滴出行。
但是,不用滴滴,又用誰呢?這倒是一個問題。打車難,出行不便,很多情況下,人們可選擇的往往不多。尤其是趕時間的情況下,能隨叫隨到,便是最佳選擇。滴滴正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需求,才能壟斷了網約車市場。
柳青加盟滴滴后,推動滴滴、快的合并,收購優(yōu)步中國,使得網約車市場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格局。尤其是滴滴背靠騰訊、阿里巴巴這兩個巨頭,獲得了無可比擬的資源,讓滴滴在國內市場沒了對手。
今天,網約車市場看似擁擠,除了滴滴之外,還有幾十個平臺,比如,美團打車、嘀嗒出行、萬順叫車、T3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約車、高德、享道出行、如褀出行、神州專車、哈啰出行、斑馬快跑等。按理說,用戶可選擇的很多。事實上,大部分體驗并不友好,比如等待時間過長,打不到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等。
最近,趁滴滴被調查,APP被下架,網約車行業(yè)也蠢蠢欲動,試圖瓜分滴滴的一部分蛋糕。但是,在國內網約車行業(yè),要想撼動滴滴,可能性不大。據(jù)筆者了解,一些打車平臺正試圖對滴滴發(fā)起挑戰(zhàn),針對滴滴推出了一些新的服務與優(yōu)惠措施。但是,這些力量都太薄弱,無法與滴滴相抗衡。
這是由行業(yè)生態(tài)決定的。在國內網約車行業(yè),滴滴獨占90%以上的份額,其他平臺,只能望其項背。滴滴在全球擁有1500萬司機,超過5億用戶。一旦司機與用戶習慣了這一平臺,就很難再轉向其他平臺。
滴滴
對于,滴滴,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首先,它解決了人們出行難的問題。過去,打車難,遇到上下班、節(jié)假日,半小時打不到車,一個小時達不到車,都是正常現(xiàn)象。而且,因為沒有競爭,那時出租車服務差,車內環(huán)境差,更有司機不打表,漫天要價,甚至是繞路。這些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滴滴的誕生,不僅緩解了出行難的問題,也促進了行業(yè)的競爭,使得出行更規(guī)范。
當然,滴滴的問題也不少。比如,抽成高,部分訂單抽成高達40%,司機怨聲載道。也正是司機的抱怨,加劇了滴滴的危機。因此,一旦出現(xiàn)負面新聞,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從某種程度上,滴滴又變成了一家讓人討厭的公司。遺憾的是,滴滴對司機的抱怨并未重視,而是變本加厲。
另外,作為一家赴美上市公司,滴滴對信息安全不重視,這是嚴峻的問題。滴滴有近5億用戶,有1500萬名司機,信息安全存在隱患,造成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雖然說,滴滴把自己包裝成一家全球化公司,但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中國的用戶與司機才是滴滴的衣食父母。信息安全,豈能是兒戲?文/徐上峰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