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強爭霸雙十一,消費升級遠未到中場

  

天貓2684億、京東2044億,單純從數(shù)字層面來看,今年的雙十一還是那么令人驚艷。

  而且,電商平臺也都相繼刷新了各項記錄,比如天貓1分36秒銷售額達100億,比去年用時快了近半分鐘;京東11月1日零時至11日零時累計下單金額超1313億元;蘇寧易購(002024,股吧)1分鐘家電3C破10億……等等。

  雙11再次站在新的高度,折射出商業(yè)升級和消費升級的發(fā)展大勢,而這股大勢之下,有一些新的變化,可能正在影響整個電商格局以及身處其中的我們。

  變化一:從“一枝獨秀”到“四箭齊發(fā)”的新格局

  雙11市場格局,已由天貓“一枝獨秀”,再到天貓京東大戰(zhàn),如今再轉向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四箭齊發(fā)”局面,雙11進入第十一年呈現(xiàn)更具多元化態(tài)勢。

  20119年雙十一期間,天貓成交額為2684億元,京東交易額超2000億元,蘇寧易購交易額預計數(shù)百億元。而根據(jù)財報、GMV增速、四周年大促及“百億補貼”活動,網(wǎng)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則推測,拼多多交易額預計近1000億元。

  如此推算,全網(wǎng)電商平臺成交金額有望創(chuàng)6000億元新高。四箭齊發(fā)的威力,足見一斑。

  變化二:雙11大促“蓄水”時間延長 集中釋放需求

  天貓等電商平臺以預售的方式延長雙11的周期,雙11已經完成從一天到近一個月的轉變,這對減輕物流、金融、健康等壓力都有好處。

  天貓等電商通過提前“蓄水”雙11大促期間的方式,促進雙11的銷售額拉升到新的高度。這種方式不僅迎合了消費心理,也利于提振GMV,交出一份“漂亮答卷”。

  今年的雙11,除了零售電商外,生活服務電商領域也有不少參與者。美團點評、飛豬、攜程、餓了么口碑等平臺通過聯(lián)合商家、直播互動、線上線下聯(lián)動等不同形式參與雙11狂歡,將雙11活動戰(zhàn)線再一次拉長。

  生活質量與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長線需求與即時需求邊界變得模糊。本地生活加入雙11,消費者能夠更加直接、全面地體會到雙11的消費氛圍。

  可以說,這是一次從線上到線下的狂歡,也是一次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的全場景狂歡。

  今年是本地生活加入雙11的第二年,發(fā)展?jié)摿薮蟆2浑y預測,未來本地生活將成為雙11消費狂歡的重要場景。

  變化三:直播帶貨成新增長點 服裝、化妝品等均“標配”

  明星、網(wǎng)紅、達人、KOL等直播帶貨,成為今年電商平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直播電商、達人帶貨、網(wǎng)紅爆款正在“二次爆發(fā)”成為新增長點,據(jù)網(wǎng)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雙11期間直播帶貨或能引導500億左右交易額。

  根據(jù)天貓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雙11”期間,淘寶直播在美妝、服飾、食品、家電、汽車等行業(yè)全面標配,在家裝和消費電子等行業(yè),直播引導的成交同比增長均超過400%。

  京東美妝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1月1日前1小時,美妝品類成交額達到去年同期12倍;11月1日全天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36%。

  變化四:下沉市場成為重要消費增長點

  雙11不再只是一、二線城市的節(jié)日,電商平臺更多地下沉到低線城市,而“全民拼購”則是快速下沉撬動低線市場的最佳“翹板”。低線城市的消費場景和下沉人群,已經成為部分電商甚至電商巨頭的重要消費增長點。

  2019年雙11阿里以聚劃算為主陣地,京東以主站+京喜的組合向低線城市下沉。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天貓“雙11”前兩個小時,聚劃算誕生216個銷售破十萬件的爆品,超7000個百萬單品、576個千萬單品。而從10月18日至11月10日期間,京東主站的新用戶中有近40%來自社交拼購平臺“京喜”,而京喜有7成用戶來自3至6線下沉新興市場。

  可以說,電商在內的數(shù)字經濟對實體零售業(yè)不僅起到轉移、沖擊和顛覆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刺激與引領作用。 一系列漂亮數(shù)據(jù)表明,盡管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國際、樓市、股市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用戶消費熱度依舊保持高漲,購買力強勁。

  某種程度上說,新消費、新供給正在形成共振,不斷推動著整個消費生態(tài)的蝶變升級。

  從今年雙十一來看,“新國貨”正在強勢崛起,成為年輕消費者繼“跨境海淘”國際大牌之后又一追捧對象。今年雙11,京東全球好物節(jié)啟動了“國貨當潮”計劃;拼多多則推出了“新品牌計劃”,扶持1000家“拼工廠”品牌升級。

  另一個可見的趨勢,則是電商購物的全球化趨勢,正在讓這場原本屬于中國人的消費狂歡蔓延全球。除了阿里本身出口電商板塊的增長,今年進口跨境電商考拉海購、洋碼頭、寺庫等均參與大促,雙11對它們來說,無疑是繼“進博會”之后又一加速引進全球品牌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契機,進口新消費成了中國內需增長的新動能,同時也是進口電商們開辟國際新賽道、布局收割消費者的有利時機。

  海外市場空間依舊巨大,相比中國較高的電商滲透率,海外很多國家的電商滲透率均不高,極其龐大的用戶群體等待中國商家去開拓,而電商則是開拓的重要渠道,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從全球賣到全球買、從買全球到賣全球這樣的良性交互將會日益普遍。

  不管怎么說,“雙十一”走到現(xiàn)在,不斷刷新的數(shù)字更多只是個象征符號,大家大可放下對數(shù)字的執(zhí)念,回歸消費本身。畢竟,席卷我們所有人的商業(yè)升級、消費升級,還遠沒有到中場。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11-17
四強爭霸雙十一,消費升級遠未到中場
四強爭霸雙十一,消費升級遠未到中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