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AR星球 多弗朗明哥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谷歌又失去了一位負責XR設備的關鍵人物。知情人士透露,負責工程的副總裁Paul Greco已經離開公司,并尋求新的機會。算上之前離職的Clay Bavor等,谷歌的XR項目可謂是命途多舛,但是谷歌又沒有放棄XR,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評價谷歌的XR呢?這個問題,就是本期銳評要回答的。
辭職跑路的高管們
谷歌的XR項目堪稱高管跑路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高管辭職離開:
Paul Greco:2024年1月,媒體稱谷歌副總裁Paul Greco辭職跑路,他曾是Magic Leap的首席技術官,而他于2021年接受了谷歌的橄欖枝,并在后面領導了智能眼鏡Iris的硬件研發(fā)工作。
結果Iris項目被砍了,Paul Greco只能加入了一個新團隊,并嘗試利用谷歌在2022年收購的Raxium的技術開發(fā)產品。但內部人士表示,Paul Greco后面加入的團隊受到了其他AR項目的限制。
Mark Lucovsky:2023年7月,谷歌XR操作系統(tǒng)負責人Mark Lucovsky發(fā)文稱,由于“AR業(yè)務管理層的變動,以及谷歌對AR優(yōu)柔不定的承諾和愿景”,自己將離開谷歌。但他強調,自己接下來將繼續(xù)AR方面的研發(fā),以及生成式AI在AR方面的應用。
Mark Lucovsky加入谷歌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他之前在微軟和Meta工作過,尤其是在Meta期間就從事了與AR/VR操作系統(tǒng)相關的工作。他的加入被視為為谷歌帶來了AR/XR操作系統(tǒng)方面的經驗。
Clay Bavor:2023年2月,谷歌實驗室負責人,并且曾領銜一系列谷歌AR/VR項目的Clay Bavor在LinkedIn宣布,他將離開公司,并創(chuàng)辦一家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公司。
據了解,Clay Bavor于2005年加入谷歌,在Gmail和Google Drive擔任經理,被認為是首席執(zhí)行官Sundar Pichai最喜歡的副手。2015年,Clay Bavor被任命管理谷歌的虛擬現實部門。2021年,Clay Bavor轉向負責谷歌實驗室。
Joshua To:2021年7月,Facebook的一位發(fā)言人宣布谷歌AR/VR團隊主管Joshua To將離職加盟Reality Labs,并負責公司在AR擴展方面的工作。
Joshua To于2006年~2010年期間在谷歌任職,隨后離職創(chuàng)辦了設計咨詢公司Hattery,結果被谷歌收購了,兜兜轉轉Joshua To再次回到了谷歌。他在2013年開始領導Google Workspace(包括Gmail和Docs等應用),并在后面組建谷歌AR/VR團隊方面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此外,還有Eddie Chung等XR核心高管離開了谷歌。
黃了的XR硬件項目
由于高管辭職跑路,他們負責的硬件項目自然也黃了。以Project Iris為例,根據The Verge在2022年1月的報道,谷歌代號為Project Iris的AR頭顯項目有望在2024年發(fā)布。但Business Insider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稱,該項目已經黃了,主要是負責人Clay Bavor離職了。
Project Iris主要是通過外置攝像頭來將計算機圖形與真實世界影像結合,采用定制的谷歌處理器,并能實現沉浸感高于Magic Leap等現有AR設備的混合現實體驗。另外,研發(fā)這款頭顯的核心團隊大約有300人,而相關負責人正是AR/VR主管Clay Bavor。
Clay Bavor離開后,Project Iris就此黃了,雖然后來有機構反編譯了發(fā)布于Play商店的新版本的Google APP,里面發(fā)現了很多關于Iris的新細節(jié)和字符串,該字符串提示用戶通過輕觸并長按右側太陽穴即可與谷歌助手對話,這暗示著谷歌已經重啟了之前擱置的“Iris Project”AR眼鏡項目。然而最新的消息顯示,不光Project Iris要徹底歇菜,谷歌的整個XR硬件都要沒了。
2024年1月10日,根據外媒9to5google報道稱,谷歌正在重組負責Pixel,Nest,Fitbit,以及AR等硬件產品的Devices & Services設備與服務事業(yè)群,并將裁員數百人。其中,重災區(qū)是AR硬件團隊。
對于此次裁員,谷歌是這樣說的:
“設備與服務事業(yè)群將裁撤數百個職位,主要影響是第一方AR硬件團隊。盡管我們正在對我們的第一方AR硬件團隊進行調整,但谷歌將繼續(xù)致力于其他AR計劃,例如我們產品中的AR體驗以及其他產品合作伙伴關系。”
谷歌把負責XR硬件的高管與員工都干掉了,那么它的XR戰(zhàn)略是什么呢?
軟件為主,硬件為輔
谷歌是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跟百度、騰訊等公司一樣天生沒有做硬件的基因。以Google Glass、智能手機為例。
2012年,谷歌推出了第一款AR眼鏡Google Glass。它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
2014年Google Glass成功登陸美國市場,售價1500美元。當時昂貴售價和與宣傳相差甚遠的實際體驗,導致該眼鏡口碑和銷量雙雙崩塌,甚至有人吐槽它是“一款遍布bug的產品”。此外,缺少應用、侵犯隱私、技術不成熟都是Google Glass的缺點。
2018年10月Google發(fā)布了一系列的新硬件產品,其中Pixel 3系列備受吐槽,它們的配置是這樣的:采用了驍龍845芯片,4GB運行內存,64GB/128GB機身存儲,不支持存儲卡拓展空間,后置相機為1200萬像素,一大一小的電池容量分別為2915毫安時/3430毫安時。
那時的智能手機運行內存是6GB、8GB大行其道,谷歌給新機配了4GB運行內存的“上古配置”,直接讓人看傻眼,一些消費者購買之后,出現了自動殺后臺的情況,被吐槽了很久。
由此可知,谷歌不懂硬件。不過這并不妨礙谷歌成為科技巨頭,因為谷歌的優(yōu)勢在于軟件,或者說是系統(tǒng),以Android系統(tǒng)為例。
2003年10月,Andy Rubin成立了Android科技公司(Android Inc.),早期的研究方向是為數碼相機開發(fā)先進的操作系統(tǒng),但后來發(fā)現相機市場規(guī)模不大,加上智能手機的快速發(fā)展趨勢,于是Android成為一款面向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
2005年7月,谷歌收購了Android公司,使其成為谷歌旗下的一部分,后來谷歌透露收購Android目的是試圖阻止微軟在移動操作系統(tǒng)市場復制桌面市場的成功。2007年11月,谷歌宣布成立一個全球性的聯(lián)盟組織——開放手持設備聯(lián)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它由手機制造商、電信運營商、芯片制造商等34家企業(yè)共同組成。
從2008年9月,第一款運行Android系統(tǒng)的商用智能手機是HTC Dream(HTC G1)正式發(fā)布開始,Android系統(tǒng)的份額一路飆升。Statcounter數據:截至2021年4月全球移動操作系統(tǒng)中,谷歌Android占比高達72.2%,蘋果IOS占比26.99%,其余移動操作系統(tǒng)占比之和低于1%。包含桌面操作系統(tǒng)在內的全球操作系統(tǒng)占比中,Android以40.66%位列第一位,Windows位列第二,占比31.97%。
谷歌通過Android是如何盈利的呢?據了解,谷歌Android的盈利方式有:GMS授權服務費、移動搜索服務、Google Play應用分發(fā)、音樂、視頻、書籍內容分發(fā)、Google Maps、YouTube等應用內置廣告收益。
谷歌花了5000萬美元買下Android,此后就獲得了巨額的收入。據彭博社報道稱,甲骨文的一名律師在與谷歌的一場官司中披露:谷歌總共通過Android系統(tǒng)賺取了310億美元營收和220億美元利潤。
正因為谷歌在Android軟件或者系統(tǒng)方面取得的成功,使得谷歌在XR方面也想復制這一模式。在去年舉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3上,除了萬眾矚目的新款Android機皇Galaxy S23系列外,三星方面還正式宣布與谷歌、高通合作,一起來開發(fā)XR設備,并為其構建生態(tài)系統(tǒng)。根據官方當時的說法,谷歌在籌備一種全新的Android系統(tǒng)版本,用于XR頭顯等可穿戴顯示器設備。
由此可知,谷歌對于自己在XR領域的定位就是提供軟件或者系統(tǒng)支持,而不是自己做硬件,此次谷歌裁撤自己的XR硬件團隊,則是強化了自身的定位,也在向自己的合作伙伴表明,自己無意做硬件。
至于谷歌在XR領域的盈利模式則是可以參考Android的盈利模式,賣授權、賣內容、賣廣告。
寫在最后
谷歌在XR領域,軟件系統(tǒng)靠自己,硬件靠合作伙伴,無異于把自己的半條命交給了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能否給力,將決定谷歌在XR領域的成敗。沒有了硬件加持的谷歌,光有軟件系統(tǒng)不是很完美??捎袝r候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猶如斷臂的維納斯一樣。
半條命的谷歌讓人想到了半條命的騰訊。在2015年3月,舉辦IT領袖峰會上,當被問及騰訊對于入股公司控制過大的質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化騰表示,騰訊只有半條命,騰訊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把另外半條命都交給了合作伙伴。
以馬化騰之見,只要非核心賽道業(yè)務,別人能做的,騰訊就盡量讓別人做,因為一個企業(yè)再大還是缺乏創(chuàng)業(yè)者的,把業(yè)務留給將所有身家性命都押在里面的人這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讓自己下面的部門跟他們死磕到底。
谷歌在XR領域只做自己擅長的軟件系統(tǒng),硬件依賴合作伙伴,何嘗不是跟半條命的騰訊一樣呢!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