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廣西當支書,帶出AI口播第一村

采寫/魏一然

編輯/陳紀英

清晨,通天頂云霧繚繞,茶園在霧中時隱時現。

山坡上一壟壟茶樹,隨山勢起伏,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茶香。一個男子的身影,在茶樹間穿梭,他沒拿采茶工具,而是舉著手機拍攝。四五分鐘后,一條由AI制作的口播短視頻,便被發(fā)布到平臺。

他就是廣西梧州岑溪市歸義鎮(zhèn)勒水村黨支部書記黃金慶,也是將AI帶入勒水村的第一人。

從村部到通天頂,大約3公里,步行要30多分鐘。開完會的黃金慶,常常忘記換鞋,穿著皮鞋攀爬到海拔700米的茶園,但速度從不落人后。他自嘲,“就像高大上的AI,進入村里,完全沒有水土不服”。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以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推動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但對于普通人來說,AI除了帶來最初的“驚艷”,場景落地卻很遙遠。

輔助黃金慶拍攝視頻的AI工具開拍,打通了創(chuàng)新“最后一公里”,解決了新農人在人工智能應用上,最棘手的問題。以低成本,高效能,突破傳統(tǒng)限制,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就能創(chuàng)作出應用于商業(yè)場景的視頻作品。

AI進村了,沒有水土不服

錄到第20遍時,黃金慶急得滿臉汗水。

不到7點,他就來到位于通天頂山坡700多米的茶園。陽光透過云朵的縫隙,在茶園撒下萬道金光。

可他沒心情賞景。原想以清晨茶園為背景,錄制一段視頻,可100多字的口播,不是忘詞卡殼,就是發(fā)音不準。

“今天呢,我給大家講講六堡茶的四絕......”一上午過去了,一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依然沒能完成。

這個場景發(fā)生在3個月之前,那是黃金慶常遇到的困境。因為不會剪輯,他必須錄制到毫無瑕疵。

彼時的他,壓根不會想到,有一天,AI能進入勒水村,成為他和村民的“新農具”。

2017年,80后黃金慶回到勒水村任支書。5年后,看見自媒體蓬勃發(fā)展,便有了跟風的念頭,“主要也是著急,想帶大家致富”。

勒水村共有村民1168人,外出打工的占28%,留守老人占35%,在家的小孩占27%,留家的年輕勞力只有10%。黃金慶剛回村時,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7000元。

“當時村民種八角、蔬菜,我想統(tǒng)一收購,再利用網絡銷售,緩解可能滯銷帶來的壓力,也想提高一下銷售價格,讓村民多賺點?!笨勺龆桃曨l推廣,需要運營成本,他一沒錢,二沒人。

回村之前,黃金慶遠在杭州干裝修,一個月收入一萬多元。擔任村支書后,工資僅1700元。2019年支書和主任一肩挑,工資才漲到3300元。

大專畢業(yè)的他,無論寫文案還是剪輯,都是短板。他一度想花錢請個專業(yè)編輯,可別說沒錢,即便有錢,也沒人愿意來村里工作。

“我普通話也不好,不愿拋頭露面,感覺出鏡就像賣臉”。賬號冷啟動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0粉絲。一年多過去了,除了幾個熟人關注,幾乎再沒漲粉。

轉機發(fā)生在今年初。有一天,在外務工的堂弟,打來電話,興奮中還帶點神秘,“哥,你知道開拍嗎?是個AI工具,它能幫你制作視頻”。

“別扯了,聽著都不靠譜?!秉S金慶根本不信。

他上次聽說過AI,還是在電視里,當時就“云里霧里沒聽明白”。

事實上,這不是黃金慶一個人的困惑。對于疏離新技術的村民來說,AI落地難,已是共識,從“技術概念”到產業(yè)落地,橫亙著廣袤而空曠的未知地帶。

但堂弟的極力推薦,以及眼下無法破局的困境,讓迷茫的黃金慶決定一試。據堂弟介紹,“這是一款幫用戶用 AI 制作口播視頻的APP,去年才發(fā)布”。

黃金慶研究了3天,就能上手了。

“大家好,我是勒水村的村支書,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六堡茶......”按照AI提字器,他一氣呵成,錄制、剪輯、提取字幕,不到5分鐘,就將這段視頻發(fā)布到各大平臺。

更讓黃金慶驚喜的,是AI的一鍵生成。

“一滴露珠,從茶葉上滾路。美麗的采茶女孩,在茶園穿梭,指尖飛舞中,一片片嫩葉,被放進茶筐。”

他在開拍輸入以上文字后,不到兩分鐘,一段視頻便制作完成。AI輕松了解他的意圖。有了AI輔助,他一個人就能頂上一個團隊,身兼導演、編劇、剪輯、字幕等角色。

曾經困擾黃金慶的所有問題,似乎都在遇見AI后,迎刃而解。

“只要你識字,就能用開拍”。寫腳本、拍視頻、剪輯,AI都能幫忙完成,黃金慶一一嘗試解鎖,好奇又興奮。

這一試,便讓AI在勒水村落了地。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實施數字鄉(xiāng)村發(fā)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fā)推廣”。

對于這些政策,黃金慶早爛熟于心,如今與AI實打實相遇,更堅定了他帶AI進村的決心。

3個多月后,黃金慶的賬號全平臺漲粉上萬人,有了穩(wěn)定收益。他也成了網紅村支書,多家媒體主動聯系采訪。

通天頂常年云霧繚繞,但黃金慶心中的迷霧似乎散了。

如今,中國城鎮(zhèn)化率雖已達到65.22%,但依然還有2-3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利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可以助力農業(yè)提質增效。

例如,使用AI技術對土壤、病蟲害、氣候等進行精準分析預測;還能替代人力,化身AI農民,開展耕作、播種、噴藥、采摘等。根據貝哲斯咨詢預測,全球農業(yè)AI市場,2028年有望增長至47億美元。

但前述AI技術應用,投入成本相對較高,而AI口播工具,其普適性更高,上手更簡單,成本也更低。

AI進村了,不是空話

黃金慶始終忘不了,他剛當村支書時的窘迫。

“一開始想帶大家種八角致富,一家一戶去游說?!眱蓚€月后,300多戶村民,僅有3家同意跟他一起種。

每家給出的拒絕理由大同小異,“老了,干不動了”,“還得投錢啊,不想把孩子賺的血汗錢投進去”,“太忙了,干不過來啊”。

當時,黃金慶有點喪氣,猜測村民“可能是不信任我,我那時候一事無成”。

不過,帶領村民致富的計劃,他從未放棄過。

到了2021年,當黃金慶再去跟村民溝通打造生態(tài)茶園時,他順利租到1100多畝山地。這次合作,采用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yè)化組織模式。

“每畝地租金80元,村民自己種是賺不到80元的。除了租金收入,村民還可以來茶園上班。”黃金慶說,“茶園最忙的時候,雇傭了30多位村民”。

明年,400多畝茶園即將迎來首批鮮葉采摘。黃金慶著急讓村民盡快學會用AI制作短視頻帶貨。

他平時發(fā)布的視頻,也幾乎都與六堡茶有關,“算是為銷售茶葉預熱了。”

如今的黃金慶,每晚8點都會直播賣貨,這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直播,需要專業(yè)的團隊,如果讓村民們也做直播,難度太大。

當下,在AI的加持下,一個人做短視頻,就相當于一支團隊。

經過權衡之后,黃金慶鎖定了 AI口播短視頻帶貨方式,他認為,這降低了視頻制作成本,提高了效率,還保證了真實的質感。

口播視頻的本質,是“人類個體觀點與情感的表達”,在AI時代,每個人,都能成為口播創(chuàng)作者。

開拍曾調研過一千多位口播創(chuàng)作者,發(fā)現從去年開始,AI已經能夠顯著提升口播視頻的制作效率。曾有一位教育博主,用了開拍,僅3天就漲粉一萬多。

了解越深入,黃金慶讓“AI進村”的決心越大。當地的六堡茶遠近聞名,但還沒形成產業(yè),銷售渠道也沒打開。村民們守著“搖錢樹”,卻不能致富。

黃金慶曾因此夜不能寐。如今,他越發(fā)堅信,用AI拍視頻帶貨,是條可行的捷徑。

有心的黃金慶,還曾以茶花女形象,輸入需求,用AI設計了一整套“勒水村六堡茶”的視覺識別系統(tǒng),過程僅用了幾分鐘,“效果不錯,還省了上千元的設計費”。

AI口播第一村,勒水打響AI落地戰(zhàn)

勒水村AI落地戰(zhàn),第一槍是在6個村干部中打響的。

從5月份開始,黃金慶就挨個滲透身邊人,開啟“勒水村短視頻計劃”,“我先拉村干部‘下水’?!?/p>

但拉人進展一度并不順利。

“我不行啊,太忙了,要喂雞、換水、干農活,還要干村部的工作”。在黃金慶牽頭的AI短視頻計劃工作會上,李品玉當場拒絕了。她是村里的文書,也是養(yǎng)雞專業(yè)戶,年養(yǎng)殖規(guī)模5萬多只。

忙是她能說得出的理由,另一潛在的原因是,她很畏難,擔心自己年紀大了,學不會?!拔叶?7歲了,不算年輕人了”。

這讓黃金慶似乎重溫了7年前的受挫感——當時他挨家挨戶溝通種八角,最后卻無疾而終。

但這次,他不打算放棄。

“有些村民不理解我,說村支書是不是太閑了?!边€有人說,“村支書就想利用這個給自己賺錢。”

李品玉知道,黃金慶是真心想帶大家致富,而且他也要走在前面趟出一條路。“你說,他自己都弄不成功,誰還跟著他?!”

她決定支持支書一把,吃完晚飯,李品玉拿出手機開始研究開拍。

“那天是端午節(jié),我第一次拍了個做粽子的視頻,發(fā)上去一會就刪了?!闭f起這個經歷,李品玉哈哈大笑,“有人在評論區(qū)說我包的粽子太丑了”。

過了幾天,她又偷偷拍了小雞的視頻,但沒敢發(fā)。連續(xù)用AI制作幾條視頻之后,那種強烈的畏難情緒逐漸消散了,李品玉心里有了底兒,在抖音注冊了自己的新賬號。

“其實,我也想用短視頻帶貨。我們養(yǎng)的小雞有公司收,但不收雞蛋”。李品玉有自己的盤算。

雖然目前,她的賬號只有100多個粉絲,大多還都是熟人友情關注,但李品玉有了信心,“反正用AI制作也簡單,以后要多發(fā)視頻,爭取盡快達到1000個粉絲”。

村民黎君富,以前拍過短視頻,也有自己的賬號,但很少發(fā)內容,也沒流量。他嫌寫腳本、拍攝、剪輯,太難搞,“每次整視頻都得小半天,麻煩死了,不想再整了”。

不過,黃金慶隔三差五來動員,還擠出時間專門教他,逐漸打動了黎君富。

作為養(yǎng)雞和養(yǎng)蜂專業(yè)戶,黎君富可拍的素材非常多。前幾天他還用AI拍了虎頭蜂出巢的視頻,“沒想到,真這么簡單,以前搞半天,現在幾分鐘”。

他打算 “養(yǎng)養(yǎng)號,以后利用AI口播短視頻帶貨自家的蜂蛹”。

與黎君富和李品玉一樣,勒水村還有許多村民都是對網絡陌生的“數字移民”——他們年齡較大,面對數字科技時,必須跨過并不順暢且較為艱難的學習過程,“剪輯太難了”,“發(fā)出來又不好看”,“普通話又不標準”,這些困境普遍存在。

但與AI相遇后,很多村民改變了看法,“只要識字就能上手,太簡單了?!?/strong>

黃金慶打造AI口播第一村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后,不僅上了熱搜,還驚動了開拍官方。

前段時間,開拍研發(fā)團隊專門與勒水村村民開了線上會議,傾聽反饋,解決問題。

有村民表示,希望開拍再多一些農村素材,還有村民想通過口播帶貨創(chuàng)收,但苦于沒貨源。

傾聽到上訴反饋后,開拍推出了“AI助農計劃”,而且還在籌備“接單平臺”,希望幫用戶快速選品,匹配AI創(chuàng)作工具。

如今,開拍僅上線一年,就實現了用戶與收入雙增長。截止今年5月份,其月活躍用戶數接近 70萬,累計內容創(chuàng)作數超四千萬。

開拍的訂閱收入也在高速增長,成為一款月毛利突破百萬的 AI 應用。一款剛剛推出一年的AI垂類產品,年營收千萬以上,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多見。

作為70萬用戶之一的黃金慶,如今積極為開拍“種草”。猶如一場雙向奔赴,開拍“AI助農計劃”的功能參考示例,也都與六堡茶有關。開拍還提供了三農主題的AI腳本和剪輯素材,輔導新農人制作短視頻,幫他們快速起號帶貨。

原本畏難的李品玉和黎君富,已經玩上了癮,每天只要有時間,就跟著“開拍口播課堂”學習口播創(chuàng)作技巧。

對農民而言,辛勤勞作、倉滿谷溢是豐收。對新農人來說,科技賦能下的飛速革新,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豐收?科技普惠,鄉(xiāng)村振興,像“開拍”這類的AI產品,也在幫助更多新農人,創(chuàng)業(yè)增收。而通過AI的賦能,新農人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數字經濟,為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4-06-26
我在廣西當支書,帶出AI口播第一村
他就是廣西梧州岑溪市歸義鎮(zhèn)勒水村黨支部書記黃金慶,也是將AI帶入勒水村的第一人。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