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董事長劉楊偉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國內傳言說印度制造的iPhone良率低至五成,完全是謊言,如果印度制造如此之差,那么富士康早從印度撤離了,不過他同時表示鄭州富士康為富士康最大的廠區(qū),高峰期鄭州富士康員工數(shù)達到40萬。
此前國內媒體都說印度制造的iPhone15良率低至五成,以及大腸桿菌超標,導致歐洲將印度制造的iPhone15退貨;中國消費者當然拒絕印度制造的iPhone15,為此蘋果不得不聲明在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15全數(shù)在中國制造。
吸取了去年的教訓,據(jù)稱今年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16也將全數(shù)在中國制造,避免再度出現(xiàn)iPhone15上市銷售卻遭印度版iPhone15的影響,可以看出蘋果還是很在乎中國市場的,畢竟中國市場如今是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場了。
不過蘋果今年也將在印度制造iPhone16Pro了,比去年更進一步,去年只有低端的iPhone15和iPhone15plus在印度制造,這部分自然全數(shù)由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完成,因為印度財團收購的緯創(chuàng)工廠還沒消息證實蘋果會給它訂單,而和碩的印度工廠控制權則在商談賣給印度財團塔塔,處于混亂中。
富士康劉楊偉的這番說話無疑是為富士康的印度工廠正名,但富士康的印度工廠發(fā)展緩慢卻也是事實,2019年赴印設廠的富士康,印度工廠的員工人數(shù)仍然只有5萬人左右,而鄭州富士康的工廠僅2年就建成并招募到30萬名工人,兩者完全不具可比性。
劉楊偉雖然為印度工廠正名了,但是困擾富士康的仍然存在,印度工人的生產(chǎn)效率和技術水平都無法與中國工人相比,中國工人可以任勞任怨地加班,而印度工人卻屢屢停工,導致印度工廠的產(chǎn)能一直難以提升。
對于富士康來說,印度財團已成為重大威脅,印度財團塔塔已將緯創(chuàng)的印度工廠收購,導致緯創(chuàng)幾乎退出了iPhone代工行業(yè)--2023年蘋果僅分了1%的iPhone15訂單給緯創(chuàng),和碩的控制權又在協(xié)商之中,僅剩下的富士康擔憂在印度的工廠最終也被收購,而這種危險已經(jīng)到了它的身邊,去年以來富士康在印度的另一家工廠專門為一家中國手機企業(yè)代工,但是今年以來這家工廠失去了中國手機七成訂單,印度本土的代工廠拿走了這部分訂單。
由于這種威脅的存在,導致富士康將印度工廠的擴張計劃從之前的7萬人止步于目前的5萬人,相反如今大舉在鄭州招工,2個星期就招募了5萬人,相當于印度工廠的全部員工數(shù)量,可以看出鄭州富士康比印度富士康大太多太多了,而且富士康在中國大陸還有很多工廠,如深圳富士康、成都富士康等等。
此外富士康在越南也遭受挫折,越南要求三星、富士康等削減三成電力,由此導致三星將大量手機訂單交給中國大陸的代工廠,去年由中國手機代工廠代工4000多萬臺,據(jù)稱今年增加到6700萬臺;富士康則將越南的設備打包運回中國的工廠,就如之前它將中國的設備打包運去越南一樣,只是這次回歸中國制造就不太好看了。
當然對于中國制造來說,富士康依然非常重要,在過去十幾年時間富士康都是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yè),中國臺灣的幾家代工企業(yè)都位居中國出口企業(yè)前20名,可見代工仍然是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應該說是合作共贏的關系。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一半是產(chǎn)品,一半是服務,華為品牌帶給消費者的有贊嘆更有溫暖
- 在人群里,看見「鯤鵬開發(fā)者」
- 游戲體驗天花板,一加 Ace 5 系列售價 2299 元起
- 為創(chuàng)意和管理提效,新廣告投放(3.0)驅動消費品商家高效增長
- 榮耀Magic7系列全面升級大王影像,首發(fā)AI超級長焦拍遠更清晰
- 2024過去了,留下十個科技記憶
- 年貨節(jié)如何大爆單?別錯過巨量千川這三波紅利
- 美國無人機禁令升級?當?shù)乜茖W家率先“喊疼”:我們離不開大疆
- iQOO Neo10 Pro:性能特長之外,亦有全能實力
- 自動駕駛第一股的轉型迷途:圖森未來賭上了AIGC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