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醞釀兩年之久的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yè)部部分部門遷至北京一事終于塵埃落定。一汽-大眾奧迪高層以及奧迪中國高層,悉數出席了其北京辦公室落成儀式。奧迪以“身在三環(huán),心向四環(huán)”來展示對這個新起點的期望。新址坐落的寫字樓位于北京三元橋,與寶馬在中國的辦公區(qū)相距不超過五百米的直線距離。
按照官方的話說,這無論對奧迪品牌的發(fā)展還是對一汽-大眾的布局,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當然重要。在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fā)展的20年間,盡管位于長春,遠離所謂的核心競爭區(qū)域,但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奧迪一直順風順水穩(wěn)坐頭名,直到2015年整個豪華車市場增速驟降,眾多豪華車品牌皆因此陷入困境。
而此時,奔馳在中國高調崛起,目標直指第一的寶座,宣稱不看重銷量的寶馬也在暗中使勁。奧迪的壓力,前所未有。2015年奧迪品牌仍舊是銷量冠軍,但增幅卻同比下降1.4%,勁敵寶馬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7%,而奔馳則打了翻身仗,銷量同比猛增33%。這是奧迪入華26年以來首次出現銷量負增長。
在最重要的細分市場,與競爭對手的差距越來越小。奧迪如何守擂?除了在2013年發(fā)布“領先者戰(zhàn)略”,奧迪也在2015年作出了將與市場密切相關的部門遷到北京的決定——由于身在長春,奧迪一直面臨嚴重的人才問題,其次接近核心城市能更快地反應市場需求和變化。
始于去年年底開始的“上汽奧迪”事件,則是奧迪總部急于甩脫后方追兵的一招險棋。但未曾想到,最終效果卻適得其反。這導致一汽-大眾奧迪在中國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曲折。在2017年上半年,銷量排名前十二位的豪華品牌均保持了正增長,只有奧迪負增長,這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從今年年初開始,奧迪進行了一系列“保衛(wèi)戰(zhàn)”。下半年,入華30年的奧迪還將聯手一汽,開啟一次大規(guī)模的品牌修復活動。此外,新產品的排列成行,年內還將陸續(xù)推出4款新車型,奧迪復蘇的跡象已經開始。
奧迪的反攻自產品開始,在巴塞羅那的奧迪全球品牌峰會上,奧迪官方首次向全球展示了數字時代個人交通的新概念,涉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輕型建造、互聯、自動駕駛以及數字化服務等主題,并宣布未來將推出包括全新一代奧迪A8在內的70余款重磅產品。而今,在經歷了半年苦熬后,奧迪終于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刻。
6月,一汽-大眾奧迪銷量止跌。如果單算奧迪品牌,奧迪已經恢復至銷量第一的位置。但這種算法,多少還是有點底氣不足的。隨后的7月,一汽-大眾奧迪才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復蘇——奧迪(含香港)在華7月銷量51,235輛,同比增長10.3%,2017年1-7月累計銷量則超過30萬輛。從數據可以看出,自6月重回銷量增長軌道后,7月奧迪保持了上漲態(tài)勢,且銷量增幅創(chuàng)今年新高。
奧迪表示,“一汽-大眾奧迪將以更快速、更高效的反應機制應對市場變化,滿足用戶需求”。在經過2016年的波折和今年的一系列調整之后,一個與以前不同的奧迪已經在誕生。在中國市場上,豪華車三強的競爭此時才真正開始,未來三者之間會形成怎樣的市場格局和強弱關系,將是下半年豪華車市場最大的看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