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和市場發(fā)展的風云20年,這之中的每一個重要節(jié)點都是一次助推,將中國的汽車產業(yè)推向一個又一個制高點。
20年,對于一個產業(yè)的發(fā)展來說并不長,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在這段時間里自主品牌崛起,依托國內市場龐大的體量迅速成長,但是隨著國內車市增速放緩,海外市場這條支線也被擺上了臺面。
出海之路壯闊卻也波瀾
雖然我國汽車工業(yè)起步較晚,但中國車企的出口之路卻很早就在進行,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尤其中國加入WTO為重要契機,以江淮、奇瑞、長城等車企為首開啟了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隨后包括長安、力帆、華泰、華晨等也紛紛走出國門。
憑借低廉的價格優(yōu)勢迅速打入拉美、非洲、中東等國家的市場,2001年至2006年我國整車出口增速高達100%,2012年首次突破100萬輛。
聽上去中國車企的海外之路似乎是風和日麗,順風順水,但實際上卻暗流涌動。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各國經濟衰退,需求規(guī)模萎縮,加之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當時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國汽車在2009年的出口量驟減,同比減少44.7%;
此后,中國車企選中了毗鄰中東且經濟相對較發(fā)達的北非地區(qū),但不久后,以埃及為首的北非等國惡意提高汽車認證標準,使得中國汽車難以達標,不得不轉戰(zhàn)其他市場;2009年,包括奇瑞汽車在內的中國汽車企業(yè)轉攻南美市場。
數據顯示,巴西從2009年整車出口目的國排名第17位躍居2010年的第6位,2011年,巴西正式成為我國整車出口第一大國。
2014年,奇瑞巴西工廠宣布落成。奇瑞是在巴西投資建廠的第一家中國乘用車企業(yè),而奇瑞新工廠建成僅一年多后,受巴西車市下滑的影響,該工廠就被曝出利用率僅10%。據報道,2015年奇瑞在巴西的總產量大約為5000輛,而該工廠的年產能為5萬輛。
早在2010年,中國汽車也因價格戰(zhàn)泛濫被俄羅斯當局施加“禁入令”,導致多家經營中國汽車的公司倒閉;2014年盧布暴跌,也讓吉利、長城等在俄羅斯市場的車企損失慘重。。。
當烽火再起時,各有各的妙計
雖然以上事件的確只是中國車企海外發(fā)展碰壁的冰山一角,但也并不代表他們就此偃旗息鼓,尤其當中國品牌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時,“走出去”也成了中國車企必須也必然去踐行的目標。
早年中國車企在海外的經營模式主要還是靠貿易型出口,雖然能在短期內帶來一定銷量,但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長遠的經營模式,就很容易出現(xiàn)瓶頸期,不但不會為車企帶來實質性的效益,還無法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和扎根市場的能力。
奇瑞是最早布局海外市場的中國車企,也是唯一一個連續(xù)14年蟬聯(lián)中國汽車企業(yè)出口量第一的自主品牌,它在“摸著石頭過河”中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成功的一面。
奇瑞最早是向中東國家敘利亞出口整車,但隨著后期市場的擴大,奇瑞與伊朗零配件生產商SKT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國車企第一個海外工廠。
目前,奇瑞汽車已經出口到了包括中東、南美、南北非、東南亞等重點市場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俄羅斯、巴西、埃及、敘利亞、伊朗等國家建立了17個海外組裝廠,同時在海外擁有上百家銷售渠道。
除了合資建廠、合作銷售等方式以外,奇瑞還通過海外實業(yè)投資的方式投資、控股等與零部件公司、經銷商、政府單位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關系。
作為國內SUV的巨頭,長城也在今年迎來了它的全球化戰(zhàn)略元年。發(fā)展策略上長城與奇瑞較類似,在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等國成立子公司,在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韓國設立海外研發(fā)中心,構建了以保定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研發(fā)布局。
在開發(fā)產品方面,長城汽車結合海外市場的需求和特點,進行產品適應性開發(fā),在產品開發(fā)之初,便考慮各個國家的環(huán)境特點和客戶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研究和生產。銷售網絡方面在一二線城市進行重點規(guī)劃,實現(xiàn)1+N的多形態(tài)網絡布局,覆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以及中東、非洲、南美亞等市場。
另一個同樣重量級的車企—吉利,則采用了不一樣的全球化策略。吉利通過并購和成立技術合資公司等,實現(xiàn)本土化的研發(fā)和布局。
2017年,吉利入股寶騰、收購路特斯;
2018年入股戴姆勒、沃爾沃集團;
2019年吉利聯(lián)合戴姆勒合資運營smart及出行業(yè)務。
這些行為都讓吉利從東南亞到歐洲都有了足夠的影響力。
同時,吉利還在全球建立設計和研發(fā)中心,實現(xiàn)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為吉利隨后的產品提供了足夠的延展性與豐富性。
海外是稻草,但還不能救命
2018年,汽車出口104.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6.8%;2019年1-7月,汽車出口56.9萬輛,比同期下降6.3%,乘用車出口38.8萬輛,比同期下降12.4%;商用車出口18萬輛,比同期增長10.5%。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中國車企都不能單純依靠海外市場來養(yǎng)活自己,但海外發(fā)展是中國車企尋求下一步發(fā)展,獲取利潤增長點的必由之路,并非在于追逐短期利潤,而是一個長期漸進和布局的進程。
在“一帶一路”等政策的引導和車企自身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下,中國車企“走出去”的前景更加明朗,但國際市場遠比想象中復雜,政治、經濟、文化、國際大型車企的競爭等因素都是需要長時間的考量,我國車企需要依據自身的發(fā)展情況和外部環(huán)境,以及不同發(fā)展階段和不同的進入市場時機進行戰(zhàn)略選擇,以本國市場為依托實現(xiàn)企業(yè)國際化發(fā)展。
(轉自:車市紅點)
- 首屆王朝盛典舉行:華夏風韻與未來科技并行,品牌文化與科技完美對話
- 2025首屆王朝盛典舉行:定義國潮美學,悅享朝粉盛宴
- 比亞迪盛世旗艦漢L唐L全新設計正式揭幕,龍顏美學全面進化
- 日本2024年EV銷量:比亞迪超越豐田,同比大增54%
- 京西集團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國產,磁流變元年啟航
- 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首次突破1200萬輛,連續(xù)十年居全球第一
- 煥新Model Y上線,國內車企何以應對?
- 特斯拉在美召回約23.9萬輛電動汽車,存在后視攝像頭故障
- 特朗普說上臺后要加關稅 汽車供應商在考慮生產搬遷
- 何小鵬回應特斯拉煥新 Model Y“撞臉小鵬” :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