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車 10月9日訊)據(jù)國外媒體autoexpress報道,BMW i 部門負責人羅伯特·伊林格(Robert Irlinger)透露證實,一款基于1系的入門級純電動掀背車已經(jīng)在產(chǎn)品計劃中。這款被叫做i1的車型最早可能在2021年上市。同時,他否認了i3的停產(chǎn)傳聞,稱i3 將進一步升級并投入生產(chǎn)。
目前,各大汽車制造商正計劃大規(guī)模采用電氣化技術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在歐洲和中國實現(xiàn)電動車銷售目標。由于排放目標迫在眉睫,寶馬剛剛升級了電動化戰(zhàn)略。
6月,寶馬集團宣布,在2023年前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比原計劃2025年提前兩年實現(xiàn)。而在25款新能源車型中,超過一半將是純電動車,即12款全新電動車型,13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寶馬預測到2025年電動車將出現(xiàn)陡峭的增長曲線,銷量將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到2021年,寶馬的電動汽車(電池電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將比2019年翻一番。
盡管寶馬聲稱要推進電氣化,但在2013年推出寶馬i3之后,該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發(fā)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迄今尚未推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型。
i3車型是寶馬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首次正式嘗試,旨在檢測公眾對電動汽車的興趣,同時不影響其主流產(chǎn)品線。一般來說,汽車制造商通常會在銷售7年后更新一款車型,以重振需求并配置最新技術,因此在正常情況下,i3只剩下一年時間就可以進行更新?lián)Q代。
上個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寶馬將不再更新其旗艦電動車型i3,這標志著這款最具特色的汽車之一的終結。寶馬將轉而專注于將電動車技術應用于其他車型上,同時計劃推出新的純電動汽車。
據(jù)伊林格證實,寶馬i1將有望作為首批純電動車型最快在兩年內推出。在電動車領域,寶馬最初瞄準的是更高端、更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寶馬MINI Cooper SE已經(jīng)登場,接下來2020 年會是全新一代iX3 純電動SUV,并且從這款車型開始,純電動車型都將歸入寶馬 i 品牌;2021 年,寶馬將推出 iNEXT 純電動跨界車的量產(chǎn)版,并且并搭載寶馬第五代純電動系統(tǒng),并實現(xiàn)高度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chǎn)化。同時,到了2021年將會由i4純電動四門轎車來取代現(xiàn)行的4系列Gran Coupe。
憑借寶馬第五代電動動力系統(tǒng)技術,這家汽車制造商能夠在同一條生產(chǎn)線上生產(chǎn)具有不同動力系統(tǒng)(純電動、燃油或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同一系列車型。
伊林格表示,寶馬靈活的汽車架構將使該公司能夠探索開發(fā)更便宜、更小的純電動車。他表示:“即使在前驅架構中,你也會看到全電動汽車。”“你將在我們的整個業(yè)務組合中看到電氣化車型。我們可以重新設計我們的前輪驅動和后輪驅動平臺,兩者都能夠展示所有的技術——我們的客戶有選擇的機會。”
“無論他們(消費者)要什么,他們都能得到,包括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X3,或者一輛純電動的4系。這是寶馬戰(zhàn)略上的一個重大轉變?!?/p>
寶馬對其電動化站戰(zhàn)略的保持與傳統(tǒng)燃油車相似。因此,預計純電動i1在外形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全新一代1系是采用以UKL平臺衍生而出的FAAR技術平臺,它在設計時就是以使用在Hybrid油電混合動力車以及純電動車型為出發(fā)點,再加上小型五門掀背造型。
平臺的靈活性也將使寶馬能夠提供搭載兩個電動發(fā)動機的掀背車,四輪驅動,或搭載單一的發(fā)動機。(李晶)
(責編:李碩)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長安汽車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億競速低空經(jīng)濟
- 日媒稱本田和日產(chǎn)將開始進行合并談判,應對電動車競爭
- 比亞迪海豹獲評2024-2025日本年度風云車“十大最佳車型”獎 中國品牌首次
- 11月我國汽車產(chǎn)銷同比增長11.1%和11.7% 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45.6%
- 一定紅開啟電混越野新時代 最強泛越野坦克500 Hi4-Z預售價37.98萬元
- 蘿卜快跑宣布獲批香港首個自動駕駛牌照
- 鴻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預計售價100-150萬開啟預訂
- 華為與江淮強強聯(lián)手,尊界S800在華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時代旗艦亮相華為Mate品牌盛典,鴻蒙智行“四界”陣容齊聚
- 智界新S7驚艷登場,售價22.98萬元起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