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先行市場尚未啟動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政策與法規(guī)滯后于市場的情況并不鮮見,但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情況卻發(fā)生了逆轉。

1月底,工信部、發(fā)改委、環(huán)保部、商務部、質檢總局5部委聯合下發(fā)《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 (2015年版)》(以下簡稱2015版《技術政策》),這是在2015年9月出臺的征求意見稿基礎上,正式下發(fā)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指導性政策。

盡管這一政策并非強制性政策,但五部委聯合下發(fā)還是足以說明政府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科技部部長萬鋼也在1月23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6”上明確表示:“我們要高度關注一件事,要加快研究動力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

政策的大方向已明,但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市場尚未啟動。一位北京電動車經銷商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目前整車企業(yè)只對電動車質保期內的電池負責,出了問題會進行維修或更換。但出了質保期,則沒有什么政策或明確說法。

這也意味著,一旦出了質保期,目前廠家與經銷商是不負責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回收的。而市面上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動力電池回收的網點或企業(yè)。但電池企業(yè)與其他儲能企業(yè)在動力電池回收業(yè)務上,大多只是剛剛開始布局。

政策先行

根據去年4月份財政部等四部委下發(fā)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yè)對電池等關鍵零部件 提供的質保期,乘用車為8年或12萬公里,商用車為5年或20萬公里。按照規(guī)定,在質保期內,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性能衰減不能超過20%。

按照這一規(guī)定,從2008年科技部開展“十城千輛”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開始,大部分電動車已過了質保期或臨近質保期結束。2013年開始的第二輪推廣熱潮中,較早開賣的一批商用車也即將滿足5年質保的期限。

已經過了質保期的動力電池將何去何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池企業(yè)負責人介紹,在2008-2012年新能源推廣的第一階段,新能源汽車銷售不到3 萬輛,且80%左右都是公交車。數量不大,且由于技術不成熟,部分車輛在示范過程中電池衰減過快更換全新的電池,部分則流向市場被回收做二次利用了。最終 需要回收處理的并不多。

但2013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逐步升溫,尤其是2015年,電動車私人消費正式啟動,僅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突破30萬輛。業(yè)界預 計,2015年電動車動力電池的累計報廢量約達到2-4萬噸。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電動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 -17萬噸的規(guī)模。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jiān)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xù)增長,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相關政府部門也一直 關注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問題。2012年7月出臺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就明確提出要“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 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引導動力電池生產企業(yè)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鼓勵發(fā)展專業(yè)化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yè)”。

去年9月,發(fā)改委、工信部發(fā)布關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征求意見稿,4個月后,2015版《技術政策》便正式出爐。該政策對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方面均做出了規(guī)定,但核心內容是明確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主體。

2015版《技術政策》沿襲了“誰生產誰負責”的環(huán)保法則,要求電動汽車整車生產企業(yè)負責回收安裝在整車上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生產企業(yè) (指系統(tǒng)生產企業(yè))負責回收其銷售給獨立電池經銷商 (整車生產企業(yè)售后體系之外)的動力電池。并要求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yè)(含進口商)應負責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在具有售后服務網點的設區(qū)市至 少指定一家回收網點負責廢舊動力電池的收集。鼓勵多家企業(yè)共建、共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網絡運行效率。

同時,2015版《技術政策》明確建立動力電池編碼制度,建立可追溯體系。在激勵措施上,國家將在現有資金渠道內對梯級利用企業(yè)和再生利用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設備進口等方面給予支持。在技術研發(fā)方面,國家支持動力蓄電池相關回收利用技術和裝備的研發(fā)。

值得注意的是,2015版《技術政策》中規(guī)定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包括鋰離子動力蓄電池、金屬氫化物鎳動力蓄電池等。污染較重的鉛酸蓄電池被排除在外。

市場有待啟動

不過,相較于政策的先行,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市場尚未啟動。上述那位北京電動車車經銷商就表示,他代理的品牌廠家并未對質保期滿后的電池如何處理有明確說法。但在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其實還挺關注這方面的問題,有不少人詢問。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動車,只有東風日產的啟辰晨風,廠家承諾5年后按購車價的30%回購車輛,對車輛和電池處理有明確保障。其他廠家大多沒有明確說法,有些車企如北汽新能源正在籌謀電動車的回購與回收業(yè)務。

此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保有量還比較少,相關回收利用體系還未有效建立起來,回收利用技術工藝還不成熟,暫不進行強制性管理。那么,對于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理,整車企業(yè)與電池企業(y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質保期內我們和電池供應商是有合同約定的,出了問題要免費維修或更換,但出了質保期,主要都流向二次利用,客戶也覺得賣給回收商有利可圖。目前來 看需要我們回收的并不多,但以后量大如何回收我們正在研究,畢竟如何定價,如何與電池供應商約定都需要好好研究。”一位商用車企業(yè)負責人如此表示。

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那位電池企業(yè)負責人則表示,公司眼下最關心的還是如何提升電池產品,至于電池回收問題,并沒有過多關注,現在量還太少,即便一年有4萬噸,對于一個產業(yè)來說也太少了,產業(yè)沒起來,回收利用本身就很難賺錢,企業(yè)不會對這塊進行投入。

另外一家電池企業(yè)負責人則表示,動力電池回收是一項有技術和資金門檻的行業(yè),需要投入,但目前政策只是鼓勵企業(yè)進行回收,并無明確的激勵政策。消費 者處理電動車電池時又期望能夠得到合理回報,而不是白給,這就讓想涉足動力電池回收的企業(yè)有些兩難,國家沒有鼓勵政策,消費者那里還得掏錢。“這樣企業(yè)很 難做。”

但也有電池企業(yè)開始布局電池回收,據媒體公開資料,比亞迪、中航鋰電、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等生產動力電池的企業(yè),均已開始布局動力電池的梯度利用業(yè)務。也有一些從事儲能業(yè)務的企業(yè)如中興派能、中天儲能等企業(yè)看好動力電池的梯度利用前景而進行布局。

不難看出,搶先布局動力電池回后利用領域的企業(yè),大多是大企業(yè)或背靠大集團的企業(yè),短期內不指望從這塊業(yè)務謀利。要想有更多企業(yè)涉足,盡快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yè)鏈,還需政策更進一步的完善與支持。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2-23
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先行市場尚未啟動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政策與法規(guī)滯后于市場的情況并不鮮見,但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情況卻發(fā)生了逆轉。1月底,工信部、發(fā)改委、環(huán)保部、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