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平臺九成虧損 增長火爆賺錢難

 

2014年被稱為眾籌元年,平臺數量從1月的43家增至11月底的122家,但多數依靠收取服務費,盈利困難。

《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日前發(fā)布,這也是眾籌行業(yè)的首個監(jiān)管辦法。

股權眾籌融資在辦法中被定性為私募,隨著陽光化提速,明年股權眾籌有望迎來爆發(fā)。

站在風口,豬都可以飛起來。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重要形式之一,股權眾籌在被稱為眾籌元年的2014年年底,終于等來了監(jiān)管之風,它能飛起來嗎?回答這個問題要結合整個眾籌行業(yè)的情況:國內的眾籌平臺已經從一月的43家增加到11月底的122家,其中股權眾籌下半年開始發(fā)展迅速,目前大概有27家;99%的眾籌平臺目前都不盈利。鑒于此,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在摸索出可以獲得足夠收入的商業(yè)模式前,眾籌行業(yè)較難爆發(fā),而這個摸索還需要一段時間。

隨著政策之風的來臨,業(yè)內預計將有更多的資金涌入眾籌行業(yè),特別是股權眾籌。在行業(yè)的探索中,一個重要的趨勢和方向就是垂直化,依托平臺去整合細分行業(yè)的上下游產業(yè)鏈,目前國內僅有的幾家盈利眾籌平臺就致力于深耕付費意愿更強的細分行業(yè)。

增長快

一年新增80家行業(yè)高度集中

被稱為眾籌元年,2014年眾籌行業(yè)是如何成長的?互聯網金融數據監(jiān)測與分析工具服務商零壹數據12月22日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國內共有122家眾籌平臺,而1月僅為43家,如此來看平臺數量的增長率接近200%。

其中,僅11月就新增了8家,其中股權眾籌2家、商品眾籌4家,純公益和混合型眾籌各1家。15家主要商品眾籌平臺單月共有360個籌資項目,較上月增加了23個,籌款金額環(huán)比增長14%,達到4640萬元。

“國內的眾籌行業(yè)還不是特別大,預計今年商品眾籌和股權眾籌累計的成交額大概是5到7億元。平臺數量的快速增加,是因為受到政策的鼓勵。”零壹財經研究總監(jiān)李耀東對記者說。

目前,這些線上眾籌平臺遍布國內16個省市(不含港臺澳地區(qū)),其中北上廣三地較多,分別為36家、29家和11家;其次是浙江和江蘇,分別為10家和9家,緊隨其后的是四川,共有5家。

“四川的眾籌平臺都還處在探索期,線上真正有效的眾籌案例并不算太多。甚至有的是線下已經有意向,做成功后放到線上。”互聯網金融西部聯盟秘書長鄭海峰對記者說,目前四川的眾籌還在積蓄力量。

行業(yè)的高集中度不僅體現在平臺在區(qū)域的分布上,據李耀東介紹,無論是商品眾籌還是股權眾籌,前三家即第一梯隊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80%左右。

賺錢難

九成以上在虧損18家停止運營

盡管數量增長迅速,但眾籌行業(yè)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截至11月底,今年至少有18家眾籌平臺倒閉或已出現無運營的跡象,另有3家業(yè)務轉型。這背后是整個行業(yè)都在為盈利而頭疼。

目前主流眾籌平臺的主要盈利來源是收取交易撮合費用,即交易手續(xù)費,一般按照籌資金額的特定比例向籌資人收取,通常是成功融資額的5%,執(zhí)行的時候會略有浮動。

“據我們了解,除極其個別的平臺外,99%的平臺目前都不盈利,無論大的平臺還是小的平臺都這樣。平臺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依靠收取服務費,根本覆蓋不了成本;有的平臺甚至取消了手續(xù)費,采用免費模式吸引人氣、降低籌款人的負擔,主要依賴外部資金進行運營。”李耀東說,“只有個別平臺因為聚集的用戶多些,平臺本身也未必很大,這些用戶的付費意愿更強,例如做音樂眾籌的可能會盈利。”

他算了一筆賬:假如某平臺一年累計成交額為1億元,按照5%的比例提取服務費共500萬元,分到每個月約是41萬元,通常眾籌平臺有一二十個人,“平臺主要的開支是人員費用和軟件開發(fā)費用,網站要優(yōu)化和改版,后臺的交易也要有相關系統(tǒng)的開發(fā)、維護和運營。還有租金和日常辦公消耗,系統(tǒng)還要找托管服務器,便宜的幾萬,貴的一年幾十萬。”

“毫無疑問,明年眾籌平臺的數目和參與人數都會繼續(xù)增加,因為大家還是覺得這是有價值、值得去嘗試的事情。但離爆發(fā)點還有距離,在摸索出可以獲得足夠收入的商業(yè)模式前較難爆發(fā),而這個摸索還需要一段時間,明年不一定能找到。”李耀東說。

三大趨勢

1、陽光化

股權眾籌納入監(jiān)管明年有望爆發(fā)

12月18日,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這是首個的互聯網金融監(jiān)管辦法,將股權眾籌融資定性為私募性質,對融資的發(fā)起人以及投資者門檻、投資者保護、自律管理等做了規(guī)定。股權眾籌的陽光化由此提速。

李耀東說,監(jiān)管政策明確,股權眾籌明年會更加火爆。好買財富研究員何波分析,辦法出臺,對股權眾籌進行了初步的規(guī)范和限制,為未來股權眾籌的發(fā)展指出了方向。

2、細分化

整合上下游深耕垂直行業(yè)

“國內的商品眾籌確實有點預售的意味,不過已經在開展探索了,目前已隱約呈現出一些方向。”李耀東說,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垂直化,目前少有的幾個盈利平臺基本都是專注于細分行業(yè),比如音樂眾籌。這類平臺專門做某一類產品,可以整合上下游服務和產業(yè)鏈,比預售、團購更深,不單單是發(fā)布項目。未來這類平臺會越來越多。

他認為,垂直類眾籌平臺不僅在于為項目提供資金,而是以平臺為依托,提供人才、渠道、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目的是成為依托網絡的產業(yè)資源整合平臺,幫助創(chuàng)業(yè)項目或創(chuàng)意人完成整個項目流程,實現自我提升乃至職業(yè)發(fā)展。這個趨勢在電影、音樂等文創(chuàng)類垂直眾籌平臺表現得比較明顯。

在李耀東看來,對于還處在起步階段的國內眾籌行業(yè)而言,更重要的是這個模式是不是能吸引好項目,是不是可以顯著降低好項目的融資成本。

3、資本化

資金扎堆涌入BAT爭相布局

根據此次發(fā)布的管理辦法,券商也可做眾籌平臺了:證券經營機構可以直接提供股權眾籌融資服務。此外,上市公司也在通過眾籌平臺開展產品眾籌;一些金融機構也在介入。在這場盛宴中,百度、阿里和京東已經布局了:今年4月,百度宣布上線眾籌頻道,從影視作品眾籌入手;阿里在2013年雙12期間,就試探性地推出了眾籌平臺淘星愿,今年更名為淘寶眾籌;今年7月,京東宣布旗下眾籌業(yè)務湊份子上線。

互聯網金融千人會四川分會副秘書長毛輝對記者分析說:“可以預見,更多的資金和機構將加入眾籌行業(yè),當然傳統(tǒng)的金融機構也不甘落后。金融機構具有資金優(yōu)勢,對傳統(tǒng)企業(yè)很了解,預計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地涉足眾籌行業(y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12-23
眾籌平臺九成虧損 增長火爆賺錢難
2014年被稱為眾籌元年,平臺數量從1月的43家增至11月底的122家,但多數依靠收取服務費,盈利困難。 《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日前發(fā)布,這也是眾籌行業(yè)的首個監(jiān)管辦法。 股權眾籌融資在辦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