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華夏、天安、富德生命等四年狂攬萬億保費

2月7日訊,春節(jié)期間,香港媒體曝出某富豪在香港被控制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找到廉價的現(xiàn)金流,對接優(yōu)質的項目。傳聞的主角,一位18歲即出任北大學生會主席的資本大鱷,其一手締造的資本派系(M系)在國內資本市場留下了太多故事。綜合各類媒體報道,我們可以歸納出這位推崇“巴菲特投資模式”、自詡“并購高手”、有著“中國摩根夢”的資本大鱷對投資有著獨到的認識,尤其是對于資金的募集更有別致視角——

M系的資產版圖

M系發(fā)力保險業(yè),從幕后走向臺前,直接指揮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天安人壽打造以千億元為計量單位的保費平臺,并先后與富德生命人壽、易安保險、長城人壽、新華人壽、中再壽險、中再產險產生聯(lián)系。

保險投資放行的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中,“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崛起的歲月里,M系猛發(fā)力保險業(yè),

數(shù)千億元現(xiàn)金流

時至今日,在M系的資本版圖中,保險已成為重要板塊,縱橫捭闔資本市場。今日,『慧保天下』先白描一幅M系的保險發(fā)跡史。

緋聞眾多:先后入股新華保險、國信人壽、中再壽險、長城人壽

M系聞名于保險也主要是從華夏人壽及天安財險等開始的,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1996年成立之初,其股東之一就是新產業(yè)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新產業(yè)及其關聯(lián)公司對于新華人壽的合計持股比例一度高達37%,是當時新華人壽事實上的控制人。而新產業(yè)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正是M系的資本運作平臺之一,但由于種種原因,新產業(yè)系在1998年全面退出新華人壽。

2009年匯金公司入股新華人壽后,一家名為博智資本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一度直接持有新華人壽4.5%股權,不過在2010年新華人壽增資完成前,博智資本將所持有的股權轉給了其他機構。而博智資本被媒體認為與M系淵源頗深。

2012年M系旗下的新華信托與中國國家航空產業(yè)基金、P3 investment ltd共同發(fā)起了對國際金融租賃公司的收購,其中P3 investment ltd的實際控制人為香港人吳榮輝,吳此前曾任博智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等職,在博智資本期間,其主導了博智對新華人壽的入股。

吳榮輝還曾擔任博智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和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職務,而博智金融在2009年還曾參與對于臺灣南山人壽的收購,但后來在南山人壽收購案審批過程中,博智金融的收購資金被懷疑有大陸資金,而資金就來源于M系。依據臺灣相關法律法規(guī),大陸資金被禁止進入臺灣保險公司,因此這項交易也以失敗告終。

從新華人壽退出之后的M系積極布局保險業(yè)。根據媒體報道,史上最短命的保險公司——也是其通過旗下殼公司控股的。該公司2004年獲批籌建,2005年2月獲批開業(yè),但開業(yè)沒多久即被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xiàn)挪用保費、抽逃資本金等違規(guī)問題,在當年6月就責令國信人壽自行解散并最終注銷了其主體資格。

此外,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M系在2009年之前還通過上海宜利持有8000萬股,2009年4月,將7999萬股轉讓給中再集團。此外,其還曾通過上海怡達參股。

長城人壽也被認為有M系參股,其第四大股東為廈門華信元喜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1.21%,而華信元喜也被媒體認為是M系企業(yè)。

控股華夏人壽、天安財險

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天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易安保險背后的M系影子相繼浮出水面。對于一心效仿巴菲特的資本大鱷及其M系而言,對于中再財險以及長城人壽等的財務投資還只是一小部分,事實上,其一直沒有放棄對于保險業(yè)的深度布局,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華夏人壽籌建最初,M系就是主要發(fā)起人,但未獲得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此后華夏人壽的股東和注冊資本金進行了變更才最終獲批。

正式開業(yè)之后的華夏人壽,其第一大股東是北京世紀力宏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輿論普遍認為該公司正是“M系”的關聯(lián)公司。而據媒體報道,目前持有華夏人壽11.24%股權的天津華宇天地商貿也是M系旗下企業(yè)。

李飛曾擔任M系旗下新時代證券監(jiān)事長、遠東證券董事長。但M系顯然并不甘于只做幕后英雄,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穩(wěn)定,其開始逐步走向臺前。2010年李飛出任華夏人壽董事長被視為M系走向臺前的一個重要標志。

到2015年,M系更是不再避諱,9月,其旗下上市公司華資實業(yè)(11.88 -0.42%,買入)發(fā)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16.8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將用于對華夏人壽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華夏人壽成為華資實業(yè)的控股子公司。2015年底,這一增資方案獲得保監(jiān)會的批準,但華夏人壽新近發(fā)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這一股權變動尚未正式完成,其第一大股東仍然是北京世紀力宏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

坊間也一直有傳聞稱M系與富德生命人壽有諸多關聯(lián),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M系原本只是生命人壽的小股東,其大股東地位系通過深圳市國利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現(xiàn)名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逐步實現(xiàn)。M系對于保險業(yè)的另外兩次重要布局是通過投資天安財險以及天安人壽實現(xiàn)的。

2010年,M系旗下上市公司西水股份收購領銳資產18.62%的股權,也是在這一年,領銳資產開始入股天安財險。其后,西水股份通過參與天安財險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方式,自2011年起一直為天安財險并列第一大股東。此外,自2012年起,西水股份還被授權行使50%以上的經營表決權。

天安財險是一家成立較早的保險公司,1994年就已經開業(yè),但因經營不善而導致股權變動頻繁,M系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控制權。其后,西水股份通過參與天安財險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方式,自2011年起一直為天安財險并列第一大股東。此外,自2012年起,西水股份還被授權行使50%以上的經營表決權。

西水股份也宣告擬以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xiàn)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天安財險26.9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后,西水股份意圖進一步加大對于天安財險的掌控力度。2015年8月,即華資實業(yè)宣布增資華夏人壽之前一個月的時間,交易完成后,西水股份對天安財險持股比例達50.87%。不過這一比例很快就出現(xiàn)了下降,因為有新的股東注入,西水股份的持股比例目前已經降至35.88%。

至于另外一家名為“天安”的保險公司——天安人壽,其前身為成立于2000年11月的合資保險公司恒康天安人壽,由美國恒康人壽保險公司和天安財險合資組建,同樣是由于經營不善,2009年,外方股東選擇了退出,其股份由國內4家企業(yè)接盤,轉讓完成后,每家企業(yè)持股比例均為12.5%,年底,恒康天安人壽正式更名為天安人壽。

2013年8月,在經歷若干次股權變動后,天安財險也退出了天安人壽,天安人壽股東變更為西水股份參股的領銳資產、北京金佳偉業(yè)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陜西華秦土地復墾整理工程有限公司、杭州騰然實業(yè)有限公司和大連橋都實業(yè)有限公司,5家公司分別持股20%。

上海銀必信與最近沸沸揚揚的趙薇收購

國內僅有的四家互聯(lián)網保險公司之一易安保險也有M系的影子。易安保險股東之一為上海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西藏銀必信也被輿論認為與M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針對此,明天控股曾發(fā)表聲明予以否認,稱西藏銀必信公司并非明天控股下屬和關聯(lián)公司,也沒有任何股權和投資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易安保險成立之初,總經理人選為天安財險副總經理程孫霖,后曹海菁確定出任易安保險總經理一職后,程孫霖回歸天安財險,其身份仍然是副總經理。

以資金型業(yè)務尋求突破,M系險企四年錄得萬億保費

無論是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天安人壽,還是有緋聞的富德生命人壽,都是典型的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自2012年監(jiān)管層深化市場改革,這些險企都獲得了快速發(fā)展。

值得注意的是,M系旗下的保險公司,除去開業(yè)時間不久的互聯(lián)網保險公司易安保險,自2012年,監(jiān)管深化市場化改革,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以來,這些公司都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在保費規(guī)模上實現(xiàn)了“大躍進”。

華夏人壽正式開業(yè)于2007年1月,其發(fā)起設立時注冊資本僅4億元。在成立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華夏人壽在市場的表現(xiàn)并不突出,2007-2010年,在舊會計準則下,其保費排名始終在20名之外。2011年開始實際新會計準則,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在市場上的排名進入20名以內。2012年,保監(jiān)會開始深化市場化改革,拓寬險企運用渠道,同時著手實施人身險產品費率市場化改革,從2013年始,保監(jiān)會在公布原保險保費之外,開始公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以及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情況,排名第九,數(shù)據顯示,華夏人壽的規(guī)模保費排名在2013年已經進入了前十名,此后其規(guī)模保費排名逐年上升,2014年第七名;2015年,規(guī)模保費突破1600億元,排名也達到了第四名;2016年前11月,其規(guī)模保費已經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仍然保持了第四的規(guī)模保費排名。

華夏人壽之外,M系另一重要保費現(xiàn)金流來源則屬天安兄弟——天安財險和天安人壽。這對天安兄弟險企的發(fā)跡幾乎和華夏人壽的成長如出一轍,皆為成立多年之保險公司,不溫不火,甚至飽受虧損之苦,直至M系接手,改換門庭,空降保費達人,注入巨額資本金,以“資產驅動負債”短期內做大,攀上百億元、乃至千億元保費平臺。

尤其是天安財險成立于1994年,擁有著足夠的先發(fā)優(yōu)勢,卻受盡中小險企發(fā)展之困苦,曾累計虧損數(shù)十億元,股東頻換,2011年底M系入主天安財險。隨后幾經運作,拿下理財型財險銷售資格,于2015年成為國內第五家總資產超過千億元的產險公司。其余四家分別是人保財險、安邦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

期間,天安財險注冊資本金從2012年的21.2億元,2016年底達到177.6億元,且不算增資發(fā)債,以及西水股份收購股權所消耗的數(shù)百億元。2015年,其保戶儲金及投資款就達到了1266.99億元。

天安人壽也是一家成立16個年頭的壽險企業(yè),在其成立的頭十年在經營上并沒有太大的起色,直到2011年,和M系頗有淵源的原新華人壽總裁孫兵帶領郭自光等一批原新華舊將加盟后,天安人壽受到了市場的關注。此后保費漸有變化,但并未走上華夏保險般的迅速崛起之路,郭自光離職之后方才進入保費快車道。2016年前11月規(guī)模保費達到635億元,2013年這一數(shù)字為88億元。

直接控股的保費平臺之外,M系也與富德生命人壽、易安保險、長城人壽、新華人壽、中再壽險、中再產險產生過一定關聯(lián)??v觀其間打法,可發(fā)現(xiàn)富德生命的路子和M系其后的路徑頗為相似,兩者關系亦最為緊密。如果算上富德生命近四年裹挾之規(guī)模保費,M系保費平臺即登上萬億元臺階。

直到新華系高管降臨的2010年開始進入保費快車道

2003年方才于滬上展業(yè)的生命人壽,多年處于常態(tài)發(fā)展,,此后一發(fā)不可收拾,2015年,生命人壽年度保費規(guī)模達到1651.94億元,僅次于中國人壽(25.97 -0.12%,買入)和平安人壽,躍居第三位。市場份額從0.86%攀至6.8%,總資產達到4000億元。2016年前11月,依舊保持了1647億元的規(guī)模保費。

事實上,如果不計算富德生命系保費,轉而計算財險公司保戶儲金及投資款,M系近四年依舊聚集了近萬億元保費。

相關保險公司近四年保費收入(壽險公司為規(guī)模保費收入,財險公司為原保險保費收入,單位: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2-07
“明天系”華夏、天安、富德生命等四年狂攬萬億保費
“明天系”從幕后走向臺前,直接指揮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天安人壽打造以千億元為計量單位的保費平臺,并先后與富德生命人壽、易安保險、長城人壽、新華人壽、中再壽險、中再產險產生聯(lián)系。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