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樓市調控政策加碼 多渠道收緊房企“杠桿”

文丨證券日報 王麗新

3月10日訊,就目前透露出的房地產行業(yè)信號來看,政策、資本市場的口子都在收緊。

記者注意到,在因城施策的調控方向下,“限購”已經從一線城市蔓延至個別四線城市,而多數(shù)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去庫存仍是重要任務;從貨幣政策看,房地產行業(yè)相關信貸政策在適度收緊,央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等部委對房企融資均釋放了收緊的信號,多渠道正在收緊房企的“杠桿”。

對此,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jiān)張宏偉向記者表示,伴隨著融資渠道的逐步收緊,房企運營風險越來越大。正如近期《證券日報》接觸的多家房企高層所示,今年的調控政策非常嚴厲,其效果可能在下半年凸顯出來,房企要有所準備。

多城樓市調控加碼

今年3月份以來,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杭州、南昌、崇禮和北京等地都出臺了有關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其中,杭州調控升級,外地人購房需要連續(xù)繳納兩年社保;南昌擴大限購限貸范圍,昨日更是傳出有房人不能再買房的消息;崇禮樓市限購升級,環(huán)北京地區(qū)已有8城限購。此外,北京出臺了自住房的補充政策。

更值得關注的是,重慶、南京、北京等多個城市對新建住宅限價都開始趨嚴,這對房企打擊較大,尤其是上市房企有業(yè)績壓力,僵局難破。

“我們本來想賣更高,但是不給預售證,每次拿證的新房只能比上一批拿證房源加價10%,但實際同區(qū)域內,供量并不足,幾乎沒多少新房可售,我們只能分多批拿證。”某熱點二線城市一位房企營銷高層向《證券日報》透露,如果放開限制,房價可能會翻番,但對于這樣一種僵局,“我們是不敢捂盤不賣的,因為業(yè)績壓力在這里,如此大體量的項目,若積壓存貨,很可能導致項目無法有效運轉,對集團層面造成更大壓力”。

事實上,同樣在限價上越發(fā)嚴厲的政策在多個城市都存在,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熱點城市。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記者表示,從3月份開始,全國的一、二線城市將在過去限購的基礎上,加強限價等政策力度,部分區(qū)域內投資需求旺盛,未來全國限購范圍可能繼續(xù)擴大。

張宏偉也表示,毫無疑問,已經調控的核心一、二線城市不會存在松動的機會。但當全國核心一、二線城市“全城限購限貸”之后,樓市需求勢必會外溢到其他城市,這些非熱點城市可能迎來“活”的時機,將成為新一輪的樓市熱點。

張宏偉進一步稱,對于品牌房企來講,一線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甚至縣級市,區(qū)域中心城市周邊的二、三線城市,中西部地區(qū)庫存去化周期小于15個月的三、四線城市可以考慮機會性布局,實施快進快出的策略,短期內為公司規(guī)模貢獻銷售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看來,樓市調控政策會非常嚴厲,房企要有思想準備。而一季度,泰禾集團正在加緊出貨,包括供量較大的北京地區(qū),以此規(guī)避黃其森所判斷的“下半年調控效果可顯現(xiàn)出來”而帶來的風險。

多渠道收緊房企杠桿

事實上,從連續(xù)三個月境內公司債無一放行,僅在2月份放行了個別非地產項目,或用于綠色建筑的綠色公司債外,過去為房企輸血的大動脈公司債融資渠道仍未放開。

對此,張宏偉表示,就房地產行業(yè)來講,房企的非自有資金已經禁止拿地,房企的杠桿被降低了;房企再融資已經沒有那么容易;房企國內發(fā)債的單筆規(guī)模大幅下降,總規(guī)模趨勢也出現(xiàn)大幅下降,發(fā)債的利率也在小幅回升;私募在16個熱點城市被叫停;迄今為止仍然沒有房企直接IPO的案例,未來即使借殼上市也將難上加難。除此之外,央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等部委對房企融資均釋放了收緊的信號,多渠道正在收緊房企的“杠桿”。

張宏偉進一步稱,伴隨著融資渠道的逐步收緊,房企運營風險越來越大。在張宏偉看來,房企“加杠桿”的資金周期一般為2年,也就是說2017年下半年將是2015年下半年房企開始“加杠桿”資金開始到期的時間。這意味著,2017年下半年,房企首次“加杠桿”的資金將面臨償還壓力。如果企業(yè)無力償還,則面臨資金的壓力。

而此時,對于房企來講無非兩個解決方法:一是借新還舊,但發(fā)債成本已推高,私募收緊,非自有資金已經不能用于拿地環(huán)節(jié),毫無疑問,資本市場環(huán)境已經收緊,到了下半年,房企通過借新還舊的能力會進一步降低;第二種渠道,就是要加快銷售回籠資金,通過銷售回款解決資金壓力。現(xiàn)在看來,在調控政策從嚴執(zhí)行的背景下,市場去化速度大幅降低,到了下半年,市場調整的深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屆時,房企只有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解決銷售問題,解決目前的資金兌付壓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3-10
多城樓市調控政策加碼 多渠道收緊房企“杠桿”
就目前透露出的房地產行業(yè)信號來看,政策、資本市場的口子都在收緊。更值得關注的是,重慶、南京、北京等多個城市對新建住宅限價都開始趨嚴,這對房企打擊較大,尤其是上市房企有業(yè)績壓力,僵局難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