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松綁滿月“烏龍指”兩現背后:“T+1”戰(zhàn)法橫行

文丨21世紀經濟報道 董鵬成

3月22日訊,期指松綁一月有余,流動性仍面臨考驗。

上周,期指市場出現罕見一幕,3月14日、17日先后發(fā)生兩次異常波動,一次是上證50期指瞬間下跌9%,另一次則是中證500期指早盤漲停。對此,市場幾乎一致將其歸咎為流動性不足。

不過,記者統(tǒng)計后發(fā)現,2月以來,三大期指成交持倉比均出現一定幅度回升,以滬深300為例,2月3日和20日分別為0.21和0.42,至3月17日時這一比值已升至0.55。

只是與歷史動輒7到10倍的水平相比,目前0.5倍的成交持倉比,尚不足以對流動性帶來大的幫助,市場深度仍需進一步擴容。

“成交持倉比并無特定限制,各個國家的差別也很大,考慮到國內個人投資者占比較多的情況,又是新興市場,這一指標維持在5倍左右是比較正常的。”中信期貨投資咨詢部副總經理劉賓指出。

節(jié)約成本的“T+1”戰(zhàn)法

3月14日午后,IH1703合約從2347.4點瞬間下跌至2128.6點,隨后迅速回升2339.6點;3月17日早盤,IC1706合約從開盤價6348.4點,一路拉升至6951點,半分鐘后再次回落至正常價位。

兩次異常波動均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便是期間成交單量并不算多。這意味著,上下各價位排單量也不過百余手,市場“厚度”嚴重不足,僅需很少單量便足以對價格造成劇烈刺激。

“類似的情況在一些小品種,以及非主力合約上很常見,主要是因為成交量不足,造成上下價位單量空虛。”中大期貨副總景川告訴記者。

他還表示,現在期指成交量有限,投資者多會采取預先下好止損單,當價格跌至止損位后會立即觸發(fā)相關條件單,進而形成連鎖反應。

鄭州一家期貨營業(yè)部負責程序化交易人士也指出,現在各家公司幾乎都在使用程序化交易,相關軟件就包括了金字塔、TB等,量化策略的普遍使用,很容易便會出現止損單接連觸發(fā)的情況。

實際上,自期指受限以來,大幅萎縮的成交量使機構原有的交易策略無法執(zhí)行,導致部分私募開始撤離期指市場。

“主要開始交易成本太高了,行情波動也小,所以現在公司重點放在了商品期貨上。”成都一家私募投研負責人介紹稱。

不過,從期指維持穩(wěn)定的持倉量,以及市場構成來看,目前參與者仍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西南期貨研發(fā)中心總經理史光達告訴記者,“期指松綁前,市場就對此有所預期,貼水開始進入修復狀態(tài),于是很多阿爾法策略類機構開始進場。”

雖然2月17日期指手續(xù)費、保證金均已下調,但期指現有的成交量尚無力提供足夠的流動性支持。

其中,便涉及一個成本與收益能否匹配的問題。

以萬分之九點二的手續(xù)費標準,以及IF1704合約20日的結算價計算,手續(xù)費支出為942元,加上萬分之零點二三的開倉手續(xù)費,日內交易手續(xù)費合計965元。

而滬深300期指每筆波動價位為0.2個點,每點價值300元。這意味著,需要指數波動16次,才能覆蓋掉日內交易成本。

為此,市場參與方尋求出了更為經濟的交易模式,即通過同時開倉多單、空單進行鎖倉,下一交易日再選擇性的平倉,以此來享受次日平倉萬分之零點二三的“優(yōu)惠”。

“這也是無奈之舉,雖然交易機制仍是T+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已經變成了T+1。”國都期貨經紀業(yè)務副總經理屈曉寧20日介紹稱。

成交持倉比合理性

雖然作為貢獻流動性主力的日內交易,目前已幾乎“熄火”,但是相關指標卻反映出,最近期指市場流動性出現小幅好轉。

記者分別對三大期指相關數據統(tǒng)計后發(fā)現,2月至今,期指成交持倉比整體呈現震蕩走高態(tài)勢,其中IF、IC流動性表現略高于IH,這也是為何異常波動發(fā)生在IC和IH品種,而非IF身上的原因之一。

以IF為例,其代表了滬深300只樣本股階段走勢,這與目前機構所普遍采用的阿爾法策略也更為匹配。

統(tǒng)計數據顯示,2月3日,IC成交持倉比為0.2,至2月17日期指首輪“松綁”,該指標迅速回升至0.46,隨后再次下滑至0.3左右,不過3月17日成交持倉比再次回升0.5附近,而到了3月21日IF成交持倉比則從高位回落,至0.32附近。

雖然整體回升幅度相對有限,但至少說明期指松綁后,市場流動性正在逐步恢復。

“中國期貨市場的特點,一直就是成交持倉比很高”,史光達告訴記者,不過合理的流動性,至少應該滿足市場基本功能的發(fā)揮,比如套保、套利策略的執(zhí)行。

他補充指出,關鍵便在于如何把握“中間值”,成交持倉比太高屬于過度投機,如果過低又會對流動性造成限制。同時,整體市場行情波動率的高低,也會對成交持倉比形成一定影響。

自2010年4月,期指上市以來,成交持倉比一度超過20倍,經過數年平穩(wěn)運行后,多數時間維持在7倍至8倍左右,這遠遠超過了國外成熟市場,這是否就算過度投機呢?

在劉賓看來,二者并不具備可比性,“國內市場成交持倉比高于國外成熟市場,屬于正?,F象,畢竟國外成熟市場也都經歷過類似階段,那么與新興的韓國、臺灣地區(qū)相比,期指維持在5倍左右的成交持倉比相對合理。”

“從市場結構上看,國內期指市場近年機構投資者比重不斷增加,但仍然缺乏大型宏觀基金、對沖基金,國外的情況則不同,這部分資金多以中長期策略為主,不會進行頻繁交易,進而使得整體成交持倉比維持低位。”景川介紹稱。

值得欣慰的是,從批準期權到證監(jiān)會高層對原油期貨,以及引入國外投資者的表態(tài)來看,監(jiān)管層對期貨市場整體呈肯定態(tài)度。

此外,2月17日對期指“松綁”,本身也釋放了明確信號,只是預計短期內還難以做出進一步調整。

“現在剛滿月,先要對市場近階段運行做出評估,所以預計下一輪松綁至少需要再等幾個月。”史光達指出。

景川則認為,近期頻發(fā)的異常波動,對監(jiān)管層也會有所觸動,但是想要恢復此前的市場狀態(tài),仍需數輪松綁。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3-22
期指松綁滿月“烏龍指”兩現背后:“T+1”戰(zhàn)法橫行
雖然交易機制仍是T+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已經變成了T+1。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